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店主·师傅·质检员

(2007-04-22 10:12:18)
分类: 与您分享让您回味
 
  
http://www.3stonebook.com/blog/skin/BETTLE/rainbow/li.gif http://www.3stonebook.com/blog/images/face/1.gif店主·师傅·质检员
 发表于 2005-11-16 22:21:39

【我理想中的专业书店】

店主·师傅·质检员

徐智明(龙之媒广告文化书店董事长)

       上一篇说到要找爱书的店员,这一回再说说爱书的老板。叫“老板”好像不太合适,叫“店主”才更确切。一个书店老板,如果真的爱书,如果做的是不太大的书店,或者专业书店,恐怕无论如何都做不成运筹帷幄的大老板,只能和店主、师傅兼质检员的形像为伍。

       在我们的北京店,最常见的景像就是一个比店员小姑娘年纪大了不少的女生,围着色彩鲜艳的工作围裙转来转去,一会儿提醒店长这本书该添货了,一会把一摞放得不是地方的书搬到该放的地方。不知情的顾客没准儿以为龙之媒请了个帮忙干活的小时工——她是弊公司总经理,一位广告专业在读博士生。而在隔壁的龙之媒总部办公室,最常见的景像则是货运公司的人前脚刚走,一个老男生就迫不及待地从货包里扒出一本书来,揪着在电脑电话忙个不停的采购经理,唠唠叨叨细说优劣——那正是本人。

       有时候,我也为我们这副活脱脱店主的尊容不好意思,不过每次去万圣见到我的同行兼校友刘苏里“坐镇”店中,我都大感安慰。原来大家都逃不掉。

说“逃”是笑话,相信每个和我们一样的店主都是自觉自愿地“跳”进这样的角色里的,而且压根不想出来。大家都说要跳出事事亲历亲为才能把企业做大,其实对不大而重品质的书店和专业书店来说,做大远没有做好重要,要做好,至少以我目前的认知水平,小作坊主式的亲历亲为可能是最好的方式。

想想书里戏里看到的作坊主们,卖古董的、卖旧书的、做裁缝的、开药铺的,大都自己是行家,或有好眼光,或有好手艺,然后开个铺子,收两个徒弟兼伙计,自己干着、督着、教着,兢兢业业辛辛苦苦如屡薄冰地把生意、声誉、手艺保持下去,传下去。

书店很大程度上也是此类的行当。如果店主不爱书,不懂书,好的坏的、对路的不对路的,难免一股脑进来,看得读者摇头而去,到头来声誉扫地,生意关门。而选来对的书、有品质的书、读者爱看的书,就是店主的眼光和手艺。在专业书店,这门手艺更是做生意的根本。拿我们这样的广告专业书店来说,如果对广告这个行当和这门学问一无所知,还谈什么卖广告专业书?所以,保持和提高自己的眼光和专业水准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写书、译书、到学校里给学生讲课、自己回学校读更高的专业学位,也算是日常功课。

这样的眼光和手艺,在规模不大的书店,没办法让请来的人个个都有,还得学习作坊主们的办法,除了做店主,还要做师傅——花上三五年的功夫,一点点示范,一点点教,手把手地把自己的人打磨出来。这办法不高效,但绝对有效。其实在很多国际级的企业,这种传统且看似笨拙的方法也一直被作为新人培养的重要方式使用着,说得现代点高级点叫“导师制”“学长制”,说到底还是用了好几千年的“师傅带徒弟”。

作坊主们还有另外一个角色——严苛的质检员。虽说当代师傅们不能学人家见错就骂,见错就打的师徒家法,见错就纠还是绝对必要的。我老说图书零售是个特别琐碎的行当,采购上,哪些书要进,哪些不要进,采购人员难免全都把握得好,尤其是对专业书,所以除了一本一本地过目,时常唠叨唠叨也不可避免;店面销售上,哪本书分到那个类别,哪本挨着哪本,哪本上展台,哪本展封面,都是细致入微的活儿,事关销售,更关乎专业形象,稍不注意,就可能贻笑大方,所以也得时不时地也要自己动手整理一番。

又当店主、又做师傅、又做不讨好的质检员,一连串琐碎的角色下来,恐怕足够吓跑很多人,所以,归根到底,只有爱书又爱卖书的人才能留下来,做下去,可能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出好书店。
来源:龙之媒广告文化书店网站

读罢此文十分感慨:只有爱书又爱卖书的人才能做出好书店,这也是我的肺腑之言。前几天,我在给参加图书发行员职业资格培训的人上课时也说过类似的话,不爱书、不爱读书的人,怎么能卖好书、开好书店、让读者满意呢?!充其量,他们面对的是顾客、商品和人民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