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水古城周围那些有意思的地方

标签:
建水碧色寨碗窑村双龙桥滇越铁路 |
分类: 行摄匆匆(游记、摄影) |
这次旅行在建水住了这么久,古城里面早就被我们转的烂熟了,青旅的老板娘告诉我们,其实建水周围也有不少好玩的地方,她以前参加本地的驴友俱乐部,骑车转过很多地方,按照她的指引和网上的一些攻略,我们确实找到了不少免费又好玩的地方。
最经典的路线毫无疑问要首推“滇越铁路”周边的一些好玩的地方,如果是喜欢徒步的朋友,我建议可以从北正街环岛的短途客运站搭黄色的小面包车,3-5块钱到团山民居然后沿着滇越铁路一直走下来,就可以回到建水古城,而且这些景点也不会错过。如果是喜欢骑行的朋友,可以在青旅租车,直接骑行这条路线,虽然铁道没法骑车,但正好最近新修了一条柏油路基本是和铁轨平行的,非常适合骑车那。
第一站我建议大家直接到团山,然后慢慢往回走,团山现在已经收费了,而且还挺贵的,50元那,但周围围得不严,随便找个口儿顺着老乡的地走走就可以进去,但里面抓逃票的还是挺严的,我们带朋友去就被抓住了让补票。但我们自己去的时候赶上一大帮人买票进去,我们混在一起没被发现。个人觉得50块有点不值,大家自行斟酌。
里面有一些砖瓦结构的建筑,但显然不如古城的那些。
最主要的特色是这种土坯结构的老房子。
这就是土坯墙,其实在乡下挺常见的。
团山景点里有很多破败的老房子,我们就是从左边的一个院子里绕进来的。
从团山下来会看到一个很大的荷花塘,如果季节合适应该会看到很美丽的荷花。沿着走不远就可以看到铁路了。
如果是骑车或坐车来的朋友,我推荐来去只少有一趟从黄龙寺这条路走,可以停下来吃烤鱼,这是当地一大特色,周围你可以看到不少鱼塘,挺大的一条罗非鱼,烤好只需要20元,县城很多人特地赶来吃鱼那。如果季节合适,还可以看到老乡现摘的草莓,大概是3-5块一斤,非常好吃,我们一般每天要吃4-5斤的。
吃饱之后就可以去旁边的黄龙寺看看,是我见到为数不多的静修禅寺了,没有门票,没有人央你求签结善缘,一切随缘。据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人家不缺钱,主持出家前是位大老板,后来不知为何看破红尘在此避世为僧,所谓的就是“清修”二字。
虽然很多建筑已经翻盖,但依然有些深山藏古寺的味道。
这是后院,供奉了一些道家的上仙。
禅堂佛事打理得不错,山石上的一尊小小石壁佛,你都能见到早晚三课的香头。因为不太方便拍照,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去转转吧。
从与铁道平行的那条道路走过去,会遇到很多各式各样的桥,可能不如双龙,乡会二桥出名,但有时有老乡从上面经过,带着牛儿农具,生活气息很浓,另成一景。
顺着火车道再往前走,就是非常有名的乡会桥火车站了,是一座法式建筑的车站,现已废弃。
想来当年一定也曾经盛极一时。
这就是乡会桥了,可能是最近有从新修葺过,并不觉得残破。
再走不远,就是大名鼎鼎的双龙桥了,可能向你推荐乡会桥的驴友都是一些资深驴友,但双龙桥知道的人还是很多的。
石桥上的青石板路
老实说,确实很美。
据说之前只有三孔,后来随着河水泛滥,河床加宽,又陆续添了十四孔,所以又称“小十七孔桥”。
过了桥就是一片艳阳高照,良田千顷。
这一路回来,会来到西门,从西门坐三轮摩托还可以到达一个叫做笔锋塔的景点,我和她觉得比较单调,可去可不去,如果要去,最好是下午,早上迎着太阳,拍不到什么。
有图为证,如果是晚上夕阳西下,应该会好一些。
周围张了很多灌木杂草,想找个角度取全景真的很不容易,这张几乎是趴下了,呵呵。
建水除了烧烤,其实还有一道名菜,也是云南最有名的菜之一——汽锅鸡,因为只有用建水紫陶烹制的汽锅鸡才算是正宗,所以建水的紫陶也跟着水涨船高,有直逼紫砂的趋势。而建水紫陶的产地基本都集中在县城边上的一个小村子——碗窑村里。从古城去碗窑村非常方便,公交车就可以到村口,然后路边基本都是卖陶器的铺子或是烧窑制陶的作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慢慢玩赏。
这是一家已经现代化的窑厂,烧窑用的是液化气,厂房内也非常干净,还采用了流水化生产。
这是拉坯的师傅,一般拉坯、修坯是比较难的,只有师傅才可以做,学徒只能做些杂事儿。
这就是学徒最常做的事儿之一“描花”。
http://s15/mw690/3f28ff52td50b55f1c0fe&690
但我推荐一处一定要去的,就是“龙窑”,龙窑是建水老窑的典范,与现在主要制作茶壶等工艺品的细陶窑厂不同,它是做得主要是粗陶,也就是老百姓们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一些东西,我觉得更有生活气息,更有紫陶的韵味,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去看看。不认识路,张口打听就行了,附近的人都知道。
但我推荐一处一定要去的,就是“龙窑”,龙窑是建水老窑的典范,与现在主要制作茶壶等工艺品的细陶窑厂不同,它是做得主要是粗陶,也就是老百姓们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一些东西,我觉得更有生活气息,更有紫陶的韵味,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去看看。不认识路,张口打听就行了,附近的人都知道。
在去龙窑的路上,还可以看见一些挖窑土的遗址。
看这就是龙窑,一层盖一层蜿蜒而上的房檐像不像龙的脊背。
窑址基本已经是半废弃状态,但里面还有一些存货,是可以向外出售的。使劲砍价,好好挑,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淘到一些瓶瓶罐罐。
老板已经在不远处开了新窑,所以这边就不是太在一起,如果想买东西或进窑看看,需要叫邻居的老乡帮你们喊一下老板。
在村子里仔细看看,动辄要加几百上千的紫陶,其实老乡们也就是随手用来当花盆的,呵呵。
从碗窑村回来,周围的景点算是差不多了,一天可以往返的还有蒙自,也就是红河州首府,哪里是过桥米线的发源地,去玩的朋友一定要吃啊,即使是街边最普通的小锅米线,也比别地儿做得好吃,产地的东西果然没的说。另外还有一个南湖公园,也是免费的,有兴趣可以转转。不过我要推荐的是一个叫做“碧色寨”的老火车站,这个地方知道的人不多,你直接去老客运站,才可以打听到过去的车。
碧色寨当年是滇越铁路和个碧石铁路的交汇处,米轨、寸轨都有,一度被法国殖民,着实风光过一段时间。话不多说,发几张照片,让大家看看。
这就是碧色寨的老火车站,比乡会桥车站规模大了很多
有些破败的站台,风光不再。
仔细看站台上的挂钟,据说当年是从法国空运过来的。
这一侧是当时的海关办事处,国际列车嘛,呵呵。
沿着铁道走不远就会发现这座建筑,好漂亮啊,开个咖啡厅绰绰有余了。
门前的花儿无人打理,开得也着实不错那。
周围还有很多相关的老建筑,比如 大通公司,美孚公司。
这是当年铁路工作人员的办公室。
非常地道的法式建筑。
尤其是窗户和窗台的建筑方式。
碧色寨村子里现在也还保存着一些老建筑
比如这家吉顺祥老店。
滇越铁路早已废弃,铁轨成了老大娘们饭后聊天的地方。
无意中拍到一张村里的孩子,这个小村子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被大规模开发,不过这样我觉得也很好,保持着它的原貌。
这从云南一行的游记就算是写完了,因为是去躲冬,所以光顾着吃喝,没怎么拍照,非常对不起那些满怀热情等着看游记的朋友们,下次我一定注意,多拍点照片与大家分享这份快乐。
后一篇:无知之幕与英语角游戏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