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八:上善若水

(2014-05-28 09:02:02)
标签:

道德经

老子

炎黄土地

炎黄文化网

道家

文化

分类: 道家佛家易学纵横谈

《道德经》八: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炎黄曰:

居善地——前文交代,水所处的地方,是众人之所恶的地方,所以众之所恶之地,即为善地。故此“善”,在道家看来是“善”,为“吉”,而在众人眼里是“恶”。

善地,为适宜之地、或随意之地。居善地,居住在适宜之地、随意之地,即众人所恶之地。此为水的特性。

予善天——象上天一样的给予,就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给予。该给就给,不该给就不给。

言善信——善地,就是随意之所,众人所恶之所,并非众人所喜欢的推崇的地方。同理,善信,就是随意的信用,并非众人所喜欢的信用。也就是可以随意说话,符合自然的说话,而不必顾及信用之类条条框框的约束,信用是众人所追求的,不是水的风格。

正善治——正,为治理国家之意。善治,就是随意的治理,就是不必刻意治理,就是无为而治。

从居善地开始,到言善信、正善治,到最终动善时,第一个字均为动词,第三个字为名词,以“善”最玄奥,为“随意的、适宜的、不拘小节的、无为的、众人所恶的”之意。

故最终归纳总结:夫唯不争,故无尤。

即以上行为,均为“不争”的。如果理解为“争”,则有违本意。

比如善地,理解为众人向往之所,则自然需要争,理解为众人不向往之所,为众人所恶之所,自然无需争,是为不争。

是故“动善时”,就是众人所恶之时。比如炒股期货,已经下跌的不行,众人皆以为不能再进,为众人之所恶,我则认为是善时,大量进仓,则盈利百倍。

很多注释,把“言善信”注解为“讲话要讲信用”,此儒家之风,非道家之范。余类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