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炎黄土地话《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

(2011-11-25 17:31:43)
标签:

道德经

阴阳

三才

炎黄文化网

yanhuangwenhua

文化

分类: 道家佛家易学纵横谈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炎黄翻译:

有一个东西混混沌沌的生成在天地万物生成之前已经存在了,没有声音也没有形体,但她没有一直就是那个样子一直没有变化,也一直循环往复的运行着没有停止。她是天地的母亲,天地由她而产生。

我不知道她的名字,所以给她取个字叫做,她本没有什么名可以取没有什么可以形容她,我很勉强可能很不合适的给她起个名叫做

她的法力广大无边无处不在,运行不息伸展到很远很远、再远的地方都有她存在、可以说无处不在,循环不停的运行着。

所以道为道、天为道、地为道、人也为道。

八荒六合的宇宙内有四样东西是道,人则是其中的一种。

人则以“地”为生存的法则,地怎么样人怎么活,地则以“天”为生存的法则,“天”则以“道”为生存的法则,所以道是世界万物的生存法则,而道纯粹以“自然”为法则。

 

 

炎黄按:

此章非赞美道,也非标榜人,只是说明一个事实。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这个道是无极、一为太极、二为阴阳、三为三才。

文中的“有物混成”,这个“混”,即指宇宙开天辟地之初的混混沌沌的状态,即无极态;

“先天地生”,这个“天地”,就是阴阳;无极产生在阴阳之前,故“先天地生”。

无极的混沌态,是宇宙的最初态和最终态,也是人的最初态和最终态,比如孩子产生之前,妈妈的肚子里啥也没有,是无极是空,即至阴阳交合,妈妈怀孕,则产生胎,可以理解为太极的一,而胎无头无手脚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无极的混沌,及渐成长,则头身体手脚均渐渐明朗,此为万物。宇宙即胎盘,理同一。

道自然是始终存在的,她虽然无形无声无色无味,但天地之间天地之外都存在。

四大之中,除去道,就是天地人,天地即阴阳,天地人即三才,人由天地交媾而产生,而道产生在最前。

故产生的顺序是道、天地、人。

人分天地、即阴阳、即男女,男女交媾再产生孩子,这比如天地交媾产生人产生万物一样,只是一个大太极一个小太极而已。

比我们现在看到的天地更大的是更大的天地、即宇宙之外还有宇宙,我们现在看到的宇宙,只是比如地球上的一对夫妻而已。世界无限大,也无限小。

文中的“大”,就是“道”,就是文首提到的哪个东西,有物混成的“物”。

“大”是“物”的名,道是“物”的字,名和字组合起来就是名字,说的全部是“物”。

后文的“四大、道大、人大”之类的大,就是以字称呼这个物,换成名就是“道”。

四个大的产生的顺序是道、天地、人,而天地之中,天更加广大而接近道,地为阴更加接近人之母,故顺序上是“道、天、地、人”,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自然即是道。

世界万物均以自然为法则,有其本身的产生生产衰老死亡的规律,相互之间也有其规律在。

西方达尔文的优胜劣汰规律,即自然之道,属于道的组成之一。

故道没有儒家的追名逐利,也没有佛家的仁慈仁善。名利为阳、仁慈为阴,均非道所追求。故有人说道家更加无情一些。

阴阳有相对、也有平衡,即产生了仁慈,即会产生名利。如果有人做大善事,必然人生有大追求阳事或大险恶在内所导致,外人看到的只是表象,表象一辈子、可以作为真相,但从骨子里说还是表象。

道产生在阴阳之前,故不阴也不阳,即按照世界万物本身规律办事,任其生老病死潮起潮落。

 

炎黄土地(炎黄道人张纪元)

2011年丁酉月于炎黄文化研究会

注:文章欢迎大家转载。

欢迎大家光临炎黄文化研究会论坛:http://bbs.yanhuangwenhua.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