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胸拔背的要领
(2011-09-29 09:48:30)
标签:
含胸拔背形意拳炎黄道人张纪元体育 |
分类: 史记三国国学武术 |
含胸拔背的要领
以前一直做含胸拔背,没有去思考要领,感觉自己做的不错。
今日站桩时,想到自己画得“太极圆和形意拳”的两个图,一下子想到了含胸拔背的要领。
即需要从上下和左右两个角度去做,才能真正达到含胸拔背。
上下的含胸拔背:
人如果向前俯身,则背自然会拱出,则胸会内含。此即为“上下”之含胸拔背。
当然,真正做时,是头肩略向前,而臀因为收裹使丹田内如莲花般内翻,所以臀部也向前。
即上下脊椎,因为肩和臀向前,从而是背部拱出拔出,而胸自然内含了。
但此仅仅为“上下的含胸拔背”,并不完全。这也是一般人常想到的含胸拔背做法。
左右的含胸拔背:
人如果抱住一颗树,则两手两肩向前,而脊柱则从中间挺了出来。
此时,即为“左右的含胸拔背”。
含胸拔背,主要是拔出脊椎。
所以含胸拔背,需要从上下左右两个部分着手。
上下和左右两部分合在一起,则为真正的含胸拔背。同时,掌握了上下和左右的要领,则前后也自然做到了,即胸向内含,背往后拔。
上下前后左右,是为“六合”。
形意拳经常要求的“扣肩”,即两肩往前往下,其实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往前,目的是为了做到“左右的含胸拔背”,往下,是为了做到“上下的含胸拔背”。
做到了上下左右的含胸拔背,最显著的是恰好心脏位置往内缩入了,即心脏面前的肌肉骨骼更加挤压在一起、更加致密,比如红木长得很坚实,则承受打击的能力较原来挺胸情况要强的多。
如果练过类似铁布衫硬气功的人都知道,练了铁布衫硬气功的人在准备被人打击之前,鲜有挺胸叠肚,无不收敛胸腹,两手向前。
故做到真正的含胸拔背,是正面“阳”位,做到“阴”的收缩,从而使得阴阳平衡,使得抗击打能力可以增强。即利于防守的“阴”。
同时,因为脊柱被拉直甚至拔出,是背面的“阴”位,做到了“阳”的凸出,从而使得阴阳平衡,则可以是力的传导由脚到肩到手更加方便和有力、有利于整劲的发放。即便于攻击、加强力量。即利于攻击的“阳”。
人在直立行走之前,四肢着地,则背拱出,此为天然得含胸拔背。
我们观察老虎或豹子攻击时,往往是背部向上拱出、以脊椎拱的最上。此为动物之天然本性。人本与动物同为天然之物,故回复天然本性,乃为练拳之要。
炎黄道人张纪元
2011辛卯年丁酉月丁亥日乙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