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土地话《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
首先欢迎光临炎黄文化研究会论坛:http://www.yanhuangwenhua.com/bbs
网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包含对八字预测、八卦预测、风水预测、面相手相、道家文化等等的研究。
第十八章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炎黄土地按:
“案”、为“于是”之意,为语气助词;“知慧”,通“智慧”;“贞臣”、即“忠臣”之意。
此段文意明白,不必细论。
不过如果不了解道家思想之人,或以为此段话是老子在说反语。
其实不然,老子实在真真切切的说一种事物发展规律的本象。
其中“邦家昏然、案有贞臣”一句,稍知历史之人,则皆有体会。每当一个朝代处于崩溃灭绝之际,自然有很多乱臣贼子,但是这个时候,也往往就有历史上最有名的“忠臣”出现,比如“比干”、“伍子胥”等等。
所以千秋万代,均难以逃出老子之道语,道者,世界自然法则也,故老子悟道,自然出语准确,乃大预言家也。
大至国,则小至家,一个家庭,往往家庭崩分离析之际,则往往会出现大孝子。
炎黄以为,此实则均为阴阳对立平衡之理。
越出现“老阴”之混乱不和之象,则越会有“老阳”之忠臣孝子出现,此为对立之平衡局面;一个忠臣的出现,必然同时会出现一个奸臣;
反过来说,如果只是出现奸臣而没有忠臣,可能我们也就无从发现奸臣之奸,乃因为其权利纵横,无以匹敌,或可以如赵匡胤之君临天下了。
故有智慧,才有大伪;大伪者,必然是大智慧之人;区别在于大伪乃以“大阴”驾驭智慧而已。
故大道废,所以仁义出;一般提倡仁义之时,往往是仁义少的时候,否则也就不必提倡。
比如路不拾遗,则不必有警察;故警察多、法纪严的时候,也就同时说明大盗出。
此均为阴阳对立之理。
阴阳对立之理,大至社会、小至人本身,均可以表现。
比如一个女子性格尖刻、对孩子很凶、可以针扎子女嘴巴的那种,可能是个很一心向佛心地虔诚一点不食荤腥的人;也可能一个人见人怕的大流氓是个非常孝顺的大孝子;此类种种,在生活中不难发现。
故、一旦一个性格偏向两极,你看到的可能只是一极,而其实其往往有另外一极。
所以预测到很多婚姻不顺之人,或许未婚恋爱时看看不错,结婚后发现大跌眼镜,即如此类;或者做普通朋友时看起来不错,恋爱时发现完全不是一个人。
老子早就发现了这种阴阳对立的矛盾,所以老子提倡的是不要处于阴阳之两端,而归于“中”。
比如性格上,老子不需要你是大孝,你大孝,则必然背负另外一面或急躁或暴戾的性格在,从心理学观点,也是属于相互抑制平衡自我的类型;
比如智慧上,老子不需要你大智慧,世界有大智慧,则会有大伪相继出现,不如大家均淳朴无智,生活安逸。
故第三章节之《不上贤》,实则与此章对应,老子的确不上贤,这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这在老子的十九章中则继续畅发此观点。
有人说,道家和儒家其实是一致的,这其实是不深刻理解两种思想的表现。
道家不上贤、儒家推崇贤能,这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思想。
所以孔子一生追求功名,希望能为君王服务;而老子则一生避世,不去追求功名。
如果按照老子十七章《太上》的论述,老子本身就是属于“太上”的阶层;而孔子老先生,则属于“其次亲誉之”的范畴。
炎黄土地
2009年未月于炎黄文化研究会
注:文章欢迎大家转载。
也欢迎大家光临炎黄文化研究会论坛,
网址:www.yanhuangwenhua.com/bbs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