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土地话《道德经》:第十一章:无之以为用
(2009-01-18 13:08:02)
标签:
炎黄土地道德经无之以为用文化 |
分类: 道家佛家易学纵横谈 |
炎黄土地话《道德经》:第十一章:无之以为用
说明:
炎黄土地话《道德经》,主要是以炎黄的观点来诠释道德经。不是注解、解释、只是发表个人观点。
其中【原文】、【译文】、【注释】部分均非炎黄所注,只有【炎黄按】为炎黄土地的观点,在炎黄观点中,炎黄将不拘形式格式,畅所欲言,所以可能有不周之处,敬请大家见谅!
炎黄土地话《道德经》,尽量做到一周一章,以推广老子的道家文化。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③。埏埴以为器④,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⑥。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注释]
①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
②毂:音gu,是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中有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③当其无,有车之用: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无"指毂的中间空的地方。
④埏植:埏,和;植,土。即和陶土做成供人饮食使用的器皿。
⑤户牖:门窗。
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
炎黄土地按:
老子此章继续以实例讲述有无之道。
有为阳,而无为阴。所以文章中以实例表明:真正有用的是阴。
退一万步讲,阳是里不开阴的,所以阴虽然不长显,但是真正有用的还是阴。
当然,阴阳本身平衡,文章中三个例子,也是说明了“阳无阴不立,阴无阳不长”的道理。文章中强调阴,不是说阳就没有用,只是人们本身关注阳,所以已经没有必要再说明阳了,只要说明不被人们关注的阴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