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土地话《道德经》:第四章:道冲
(2008-12-05 13:34:49)
标签:
宗教《道德经》《说文解字注》炎黄无极道老子杂谈 |
分类: 道家佛家易学纵横谈 |
说明:
炎黄土地话《道德经》,主要是以炎黄的观点来诠释道德经。不是注解、解释、只是发表个人观点。
注意:只是炎黄个人观点,不是真理。所以难免错误,请大家有保留的阅读。
其中【原文】、【译文】、【注释】部分均非炎黄所注,只有【炎黄按】为炎黄的观点,在炎黄观点中,炎黄将不拘形式格式,畅所欲言,所以可能有不周之处,敬请大家见谅!
炎黄土地话《道德经》,尽量做到一周一章,以推广老子的道家文化。
第四章
[原文]
道冲①,而用之有弗盈也②。渊呵③!似万物之宗④。锉其兑⑤,解其纷⑥,和其光⑦,同其尘⑧。湛呵⑨!似或存⑩。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⑾。
[译文]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注释]
①冲:通盅(chong),器物虚空,比喻空虚。
②有弗盈:有,通又。盈:满,引申为尽。
③渊:深远。呵(a):语助词,表示停顿。
④宗:祖宗,祖先。
⑤锉其兑:锉(cuo):消磨,折去。兑(rui):通锐,锐利、锋利。锉其锐:消磨掉它的锐气。
⑥解其纷:消解掉它的纠纷。
⑦和其光:调和隐蔽它的光芒。
⑧同其尘:把自己混同于尘俗。以上四个“其”字,都是说的道本身的属性。
⑨湛(zhan):沉没,引申为隐约的意思。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书中“浮沉”的“沉”多写作“湛”。“湛”、“沉”古代读音相同。这里用来形容“道”隐没于冥暗之中,不见形迹。
⑩似或存:似乎存在。连同上文“湛呵”,形容“道”若无若存。参见第十四章“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等句,理解其意。
⑾象:似。
炎黄按:
注解中将“锉其兑”之兑,通假为“锐”,与理甚合。但是炎黄以为,此兑,也可能就是八卦之兑,兑、为口舌、为纠纷、为嚣张、为战斗、为奇门之天柱星、为战争之源,所以从兑本身解释,似乎范围更广、也符合原文主旨。
此章节,老子说明了“道”,是宇宙开始就自然存在的东西,与宇宙同在的。
道的本质是“0”,也就是“无”,为“无极”,所以诸如 “兑、纷、光”之类的“阳”事物,均需要削弱,以回归到事物之本源。
老子不厌其烦的再重复说明、各个角度说明“道”的无极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