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录:家长会小总结-瑞典幼儿园对学龄前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

(2012-10-18 22:59:50)
标签:

睿5岁2-3个月

欧洲

瑞典

幼儿园

学前教育

分类: 小猪宝成长录-5-6岁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瑞典的幼儿园就是鼓励孩子们傻玩儿,一天中无论刮风下雨都保证80%时间户外活动,孩子们在园子里挖沙子、骑车、爬树等等,就是不学习!

之前我觉得挺好,因为睿睿的身体跟在国内比明显强壮了很多,对家长来说还有什么比孩子身体健康更重要呢?但随着睿睿度过了5岁生日,我开始有点担忧他明年上学问题。

瑞典孩子虽然自由,但却很有规矩,比如吃饭时不会乱动乱跑,餐前安静等待,取餐时有序地排队。这一点上我一直质疑睿睿做不到第一点,就是餐前安静等待。还有就是语言问题,睿睿来瑞典时已经近4岁,加上在家里一直讲中文,他的中文现在运用地相当自如。相反瑞典语我觉得进步不大,这对即将上小学的他来说是不利的。

幼儿园每学期有两次与家长一对一的家长会,主要相互交流一下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每次家长会,老师基本都挑好听的说,比如睿睿吃饭很好,语言进步很大,人际交往越来越好等等。我是孩子的妈,自家孩子有什么优点缺点当妈的心里再清楚不过,眼看冬天来临本学期已经过半,我琢磨着要约老师深入沟通一下。正好这期间发生了一件小插曲:9月底,睿睿和其他小朋友发生了一点小争执(后来了解到是用来做游戏的一种道具,做完游戏要归还,睿睿还想接着玩儿,另一位小朋友好心去拿想帮睿睿归还,睿睿不肯坚决不让对方碰),僵持不下时一位新来的老师紧紧地将睿睿抱住控制起来,情急之下睿睿挥手打了老师一拳!这一拳打在了老师的眼睛上! 借着这件事,我顺利地约到了一次交谈机会。一是跟老师道歉,二是与老师沟通一下我的担忧。

为了达到沟通目的,当天我请了好友Jane当翻译,随我一同到了幼儿园。和我们交谈的照例是睿睿的主班老师Carina,她照例先夸奖了一番睿睿的进步,但我依然说了我的担忧而且态度很坚决地认为必须要针对睿睿的短处采取一些措施。

那一次的沟通效果非常好,最终老师决定在睿睿升小学之前,会和我保持每3-4周一次的深入沟通,并且幼儿园会配备有教育背景的专业翻译。最后老师说我是一位负责任的好家长。

那一天是2012年9月26日,不久我收到老师的通知,将在10月18日正式开始第一次深入沟通。

10月18日也就是今天,我和老公在下午3点准时到达幼儿园,除了主班老师和翻译,还有一位名叫Gerd的中年女性,让我意外的是这位女性是老师特别邀请来的“教育专家”,通过翻译的介绍,我们得知在瑞典的教育系统中,有一种专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属于specialpedagog(特殊教育)。他们的专业水平高于幼师,当幼儿园老师遇到比较棘手的孩子或是有教育方面困惑时就会向他们求救。面对这样的“豪华阵容”我对老师对于上次谈话后的重视程度感到感动。

或许是有教育专家在场,老师在夸了几句睿睿的进步后,前所未有地主动说起了睿睿表现不好的地方,这也是我最想听到的:用餐时间到睿睿还是我行我素地继续玩耍,无视老师的指令;餐前喜欢玩儿餐刀,怎么阻止都不听;做错事情老师给他讲道理时他会撒娇,然后继续做错...... 这些我毫不意外,因为他在家也是这样。老师问在家里我们如何解决,我们说在家里第一我们的态度很严厉,第二我们有惩罚(罚站、一周不能玩儿Ipad等等)。对于餐前玩儿餐刀屡教不改,我建议老师可以惩罚他那一顿饭不许吃,饿一顿没关系。老师和教育专家当场否决了我的提议,说绝不能饿着孩子,尤其睿睿是那种特别能吃的孩子! 我知道瑞典打孩子犯法,也不会体罚孩子,但有时适度的体罚真的很有效。睿睿为什么吃饭好,除了最初在北京时与姥姥的精心膳养有关,还因为如果他不好好吃饭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将饭收走,直到下一餐饭之前他什么都不能吃,包括水。 但我的提议老师不同意也在我们意料之中,她们这样做搞不好会被告上法庭说幼儿园虐待儿童。

在反复沟通后,老师说在幼儿园,老师在阻止孩子或者让孩子停止、等待时会有一个手势,即伸出手掌,掌心面向孩子(听到这里我有些想笑,因为这个手势我们太熟悉了,训狗时这个手势就是让狗坐着别动的意思),最后园方提议,针对睿睿在规矩方面的问题,家长在家里也要使用这个手势,做到和幼儿园一致。在告诉睿睿不可以、停止时就用这个手势;如果睿睿打断打大人说话时,也可以用这个手势告诉他等待一会儿。这样观察一个月看看效果。我们接受了。

说到等待,我们说睿睿在家会打断我们说话,因此我们还给他规定了一个在家里用的手势,即我们说话时如果他有话要说,就对我们比一个暂停的手势,如果我们看见了会选择立刻回答他,或者同样对他比一个相同的手势,意思就是让他等着。 幼儿园既然有同样含义的手势,我们决定做到家里和园里一致。

老师对于睿睿打断他人说话的行为,说不仅睿睿,幼儿园其他孩子也是一样,不管别人在干什么,他们想说就说,这时候老师会用手势告诉小朋友要等待,要有先来后到。我疑惑,我见到的瑞典成年人,在有事询问他人而对方正好在交谈时会主动站在一边静静等待,说话的人也不会因为有人等待而快速结束当前的谈话。不仅是询问事情,在任何需要排队的场合,大家都会主动的排队等待,没有争吵也没有混乱的秩序。我一直以为瑞典孩子一出生就受到这种熏陶,是不会出现睿睿那样没规矩的行为的。原来也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啊!

接下来是我们比较关心的孩子的人际关系和语言交流问题。

人际交往方面,国内的孩子普遍都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在国内上幼儿园时,跟小朋友打招呼先拍打一下对方也很常见。但在瑞典拍打对方会被误认为是打人,睿睿来瑞典刚入园时老师就提到过。后来我观察了一下,瑞典孩子在非要借助肢体语言引起对方注意时,使用最多的是伸出一个手指轻戳几下对方。(当然如果关系好的另当别论了,也和中国一样勾肩搭背的)。还有就是做游戏时的一些规则,睿睿往往不遵守,会按自己的理解来处理。其实这些都与语言息息相关,都是语言交流有障碍所造成的。即听不懂也不会讲,自然就会出现这种后果。

这两方面老师非常诚恳地说睿睿的进步真的非常大,首先朋友圈子大了很多,小朋友们也经常向老师反应他们说的话睿睿能听懂了,小朋友们也因此感到兴奋。老师举了几个列子都是最近几天发生的,第一个是幼儿园经常玩儿一个叫“猫捉老鼠”的游戏,以前睿睿当猫时抓住当老鼠的小朋友恨不得要揍对方,而现在知道捉到的老鼠不能体罚,而是放在一边。说明他听懂了游戏规则。 第二个是有一天午餐时一位小朋友反复要求要一张餐巾纸,在无人应答后睿睿拿了一张餐巾纸给她。第三个是今天中午吃饭时有个小女孩推了睿睿一下,睿睿随即用瑞典语告诉对方这样是不对的。

实际上在语言方面睿睿的词汇量已经相当大,基本上在幼儿园别人说的他都能听懂,但他就是不愿意开口说句子。这个现象细心的老师也发现了,她们应对的方法是逼着睿睿开口。比如午餐时老师会问孩子们喝水还是牛奶,睿睿永远都是喝牛奶,以前问到睿睿时他会说一个牛奶的单词:mjölk!老师就会给他倒牛奶。但现在他仅仅说单词老师不会理会,一定要说Jag vill ha mjölk!(我要牛奶),老师才会给他倒。

同时今天在座的教育专家也会不定期的来幼儿园,单独和睿睿练习对话,具体做法是教育专家、睿睿加上另一名瑞典小朋友成立一个小组,做语言游戏。这种形式在上周已经实践过一次了,接下来还会有。我对这种方法表示非常感兴趣,也请求园方一定要继续下去。

接着老师说到一件事,睿睿今天拿了一本故事书来找她,于是她给睿睿讲了故事书里的内容:大意是有一条狗,比其他狗都大很多,有一天这条狗出去玩儿,找到了自己心爱的人。 老师建议我回家问问睿睿今天老师讲的什么故事,如果他回答的对,说明他听懂了。(回家路上我问了睿睿,睿睿说有一条狗,非常的长,还能把自己卷成一个桃心,有一天他出去玩儿救了一条比他小的狗,他们成了好朋友。 和老师讲的大差不差吧,估计是听明白了!)。

针对语言方面,园方提议我带一本家中的中文读物,老师会用瑞典语将同样的故事讲给睿睿,她们自己也会去图书馆找一些这方面的书。

老师还提到幼儿园一直在教一些书面学习的内容,比如简单的数学以及元音的发音规律等等。其他的画画、体育、音乐方面平时都融入到一天的活动当中了。也是,幼儿园的桌上和墙上随处可见孩子们的画作。老师再一次提到睿睿的数学非常好,根本不用教他什么。睿睿只不过是数数特别快和多以及50以内的加法玩儿Ipad无师自通,基本现在通过心算就能回答而已。我有些无语,不过也不想过多的解释。

最后老师说每周四孩子们去体育馆上体育课,每次的运动内容(做游戏、室内棒球或冰球、跳环、鞍马、平衡木、爬高等等)都由一个小朋友来决定,下周四轮到睿睿做决定,他需要提前想好那一天他希望小朋友们玩儿什么,不用照顾大家,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就可以。这个决定要在下周四一早到达体育馆后告诉老师。回到家我问了睿睿,他说他想玩儿从鞍马上往下跳,跳到一个垫子上!

结束前,老师总结了一下今天的家长会内容,并说从现在开始,至下一次开会前,家长和老师会共同关注睿睿的变化,争取在明年夏天睿睿上小学时可以多一些自信。

我对这次沟通非常满意,也深刻体会到在瑞典关于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问题,相对于国内过早的接触各方面的理论知识,瑞典的教育机构更加重视孩子的学习感受、心理发展以及从小应该树立起来的基本社会规范。而国内,成年人插队、大声喧哗随处可见,归根结底竟是幼儿园就没开展这项文明规范的实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