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写写我的二姑妈。我很清楚我不可能讲述一个好听或感人的故事。因为她无论站在哪儿,都是对“平凡”一词的完美诠释。不过最近一段日子她在自己小圈子里肯定有了点知名度——因为她得了尿毒症。
二姑妈一岁被送人,三岁来到上海,直到养母去世才和兄弟姐妹认了亲。对我来说,确实像是天上掉下来的。我基本上每年去看她一次。因为接触的时间短,我不能断定她的为人和性格如何,不过,她的节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已经成年的表弟表妹和姑妈姑父挤在四十多平方的老房子里。交通方面,姑妈和表妹基本上靠“11路便携式环保自备车”(也称安步当车)和超市的免费班车,姑父和表弟则是自行车,逛南京路已是十几年前的回忆了。用的是分时电表,家里有十来个水瓶,天不亮就起床烧水灌足这些水瓶。卫生间有几个大水桶,洗衣洗菜的水留着冲厕和拖地。商场搞洋鸡蛋促销,她准会第一时间排队,买到手后再排一次。他们是大卖场最熟悉的面孔,那里可以买到十块钱一件的外套。
去年她高兴地告诉我她家添了两样家具,原来是从搬家的邻居那里买的二手货:一个主题不明的长方形柜子,一个褪色的四方大衣箱,现在被他们家的大衣柜忍辱负重地顶在头上。两样才40元。我跟老公感概:如果全国人民都是这种消费水平,国民经济会迅速衰退到鸡犬相闻的农耕时代。
他的儿子有先天性心脏病,不算严重,有一份收入微薄的工资;她的女儿是个聋子,没有正式工作。姑妈有一回提起表弟上头其实还有个哥哥,生下来在医院里冻死了。那时候母婴分房,那个冬天特别冷,婴儿房只有她家的宝宝,护士疏于照顾,又没暖气。不管事实如何,她肯定没去闹,就像她女儿四岁时打针成了聋子,医院没有一分钱赔偿,她也委委屈屈地接受了这种命运。中国的老百姓,我想多是这样吧。
表妹又胖又宽,五官有点男性化,因为肥胖和耳聋很是自卑内向,经常对别人的关切不理不睬,无论如何不是那种讨人喜欢的姑娘。可是,在妈妈眼里,女儿就是个天才。表妹漫画画得好,在一家公司兼职画漫画,这是姑妈最值得自豪的事,乐此不疲地把女儿的作品拿给我们欣赏,不仅照单全收我们的夸赞,还用满含喜悦和欣赏的眼神看着女儿,仿佛言语已经不能表达她心中的赞美。
有一次我和姑妈聊天,表妹依旧面无表情地坐在旁边,我心里嘀咕这孩子找对象肯定困难。这时表弟走过来了,谈到了自己的妹妹,说起她小时候的趣事:有一回父亲从厂里带回来很多汽酒,妹妹喝醉了躺在床上说胡话,样子好可爱啊!说着表弟笑呵呵向妹妹伸出手,表妹握住了,两个人就这样轻轻地手握着手。那一瞬,表弟和姑妈看着表妹的眼神,让我觉得她确实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女孩。
春节去看姑妈,还是老样子,话题主要是她的病。她谈及医院里许多年轻人也得了这种病,不胜怜悯和感慨。而她自己呢,感觉还好,只要坚持透析就跟正常人似的。而且有公费报销。总之是非常幸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