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难忘的业拉山口
——西藏游之三
进入西藏,尤其是自驾车进入西藏,不论是从哪个方向都要翻许多的山,过很多的垭口是再也躲不过的关口,我相信只要有过驾车进藏的经历,对垭口的理解就会深刻得多。这里能看到美丽的风景,也有行车中的天险。
山口,也叫垭口。《辞海》解释“垭”指“两山间的狭窄地方”,而山口就是“高大山脊的鞍状拗口,是高山大岭的通道”。一般地说垭口意味着两条河流的分水,两列山脉的相交。而垭口则是由此地到彼地的必经之处。
我两次自驾车进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垭口有那么几个,今天要写的是川藏线过了八宿县的业拉山口。业拉山又名怒江山,东面就是著名的他念她翁山,属横断山脉。他念他翁山是怒江的主要支流玉曲和澜沧江的分水岭。早在一百多年前,西方各国的传教士就把上帝的福音和教堂带到了川西和云南的西北部,因为横断山脉和深卧深山峡谷中的三条大江,是他们不可能逾越的天险,使他们无法进入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
我两次都是从八宿由西向东翻越的业拉山,头一次因为是从通麦天险,怒江噶玛沟一路过来,对接踵而来翻越业拉山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加上当时全是土路,好像过了近一百多个胳膊肘弯,这些达到180度回头弯,到底有多少个,众说纷纭,有说108个,有说99个。反正沿路暴土扬尘。不管是上山还是下山。
所以,这次我们还在噶玛沟等着轮换放行的当口,我就反复提到接下来要翻越的业拉山。好在如今的山路全部铺了柏油,给行车的人省去了多少麻烦,西藏境内的大部路段与七年前相比,都铺了油路。我由衷地感叹此工程的伟大。
根据我们的行车日记,我们下午四点半钟开始上山,用了一个半小时到达业拉山口,暂短休息后下山,沿途又经过近两个小时。就是这不算长的几个小时里,我们的行程虽只有几十公里,而海拔起落近2000米。我们经历了从初上山绿油油的怒江河谷到了冷风习习的山口,遭遇了一场奇特的季节转换。
不论是上山还是下山,除了在山口,中途停车下来拍照都不是明智之举,一来会给对面和顺行的车子造成危险,二来等于是把自己的命交了出去,万一碰上了意外,后悔都来不及。所以我们的照片并不多,就是在业拉山的垭口也绝无可能将那些行车的艰险,那些弯道全部拍下来。
记于8月23日
http://s5/middle/3f1e40abgab27255e9764&690
上到半山腰
http://s3/middle/3f1e40abgab2728411bb2&690
接近山口了
http://s3/middle/3f1e40abgab272a86fd32&690
http://s8/middle/3f1e40abgab272be6ffe7&690
山体的颜色有澜沧江的红色
http://s12/middle/3f1e40abgab272e27f7fb&690
业拉山口的标志牌:海拔4658米
http://s1/middle/3f1e40abgab27312a1050&690
山顶的天然石块
http://s6/middle/3f1e40abgab273269ab95&690
山下的村落前的白塔
http://s9/middle/3f1e40abgab27349ff7a8&690
山脚的寺院
http://s11/middle/3f1e40abgab27359e334a&690
最后的夕阳
http://s1/middle/3f1e40abgab27685b40f0&690
山下的藏族女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