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心电检测系统,即“动态心电图”。
有时,心脏病患者就医往往一次心电图难以扑捉到有效的诊断依据,但患者又有明显自觉症状,所以多数情况下医生建议她们来进行心电的动态监测。
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y
DCG)于1949年由美国Holter首创,故又称Holter心电图.
国外80年代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国内近几年迅猛发展,DCG可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休息、活动、进餐、工作、学习和睡眠等不同情况下的心电图资料,能够发现常规
ECG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是临床分析病情.确立诊断.判断疗效重要的客观依据。
临床意义与适应证
一、心律失常
1. 检出隐匿性心律失常。2.监测快速性心律失常。3.
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4. 协助判断不同类型异位节律或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二、发现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
三、协助判断间歇出现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眩晕、黑朦或晕厥是否心源性。
四、对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需要血氧检测功能)
五、 检测人功心脏起搏器的功能
国内远程心电检测系统产品
一、各大医院提供的
Holter 服务
一些大医院针对心脏病患者推出的动态心电记录系统,可以记录患者一定时间的心电数据,然后送到主治医师手中进行分析,为治疗提供支持。
特点:由主治医师直接分析反馈数据,并应用于治疗中
缺点:预约难:医生资源有限,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使用。价格高:平均每日费用在200~600之间。数据要人工带到医院进行分析,无危险信号报警功能。
价格:押金(2000~5000)+设备费(2000~8000)+服务费(200~600/日)
平台:当前医院
二、艾威梯公司的“扁鹊飞救”系统
“扁鹊飞救”远程健康救助系统是IVT公司研发的一套融合多项世界领先技术与专利,以呼叫中心和网络平台为中心,与急救中心、医疗机构、健康咨询机构等相结合,集监测、定位、呼救于一体的远程健康救助系统。
特点:利用手机通讯网络和蓝牙技术,通过手机无线连接检测设备,无创伤收集心电、血压、血氧数据,自动发送到服务中心分析,检测时出现危险信号自动报警。
缺点:只针对各类心脏病,不支持其他慢性疾病检测与保健支持,紧急救助依赖于120或999急救
价格:设备费(2000~4000)+年使用费(360/年)+自选服务(?/年)
平台:自筹建呼叫中心+合作医院
三、中卫莱康的“心博士”系统
“心博士”远程心电监测服务是利用现代无线通讯技术与医学科技相结合,客户使用“心博士”远程心电监测仪随时随地采集心电图信息,借助无线通讯网络,将心电图数据发送到远程心电监测中心,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记录和反馈,为客户心脏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特点:利用手机收集心电、血压、血糖数据,再利用无线网络传输到服务中心分析,可检测心脏病和高血压、高血糖。
缺点:只能分次采集,无法长时间采集记录数据,采集数据准确性依赖用户医疗知识,客户端不含报警功能,费用过高,紧急救助依赖于120或999急救
价格:年使用费(9800/年)+自选服务(?/年)
平台:自筹建呼叫中心+合作医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