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私人家庭保健医生

(2009-06-29 09:50:00)
标签:

家庭医生

私人

分类: 时事

说到私人医生,我们在国外电影中经常看到那些正规医学院校毕业,全面掌握临床各科常见病、易发病的预防保健知识,且又经过社会学、心理学、运动学、营养学、康复训练学等全科知识的系统培训,而专门为客户提供上门的日常健康管理与维护的私人保健大夫。其核心工作内容是:为客户提供上门的、个性化的健康咨询与指导,定期体检,定期对客户的健康状况做出综合性评价与疾病预警,必要时还要向客户提供疾病诊治的医疗协助服务。

然而在中国,想拥有一名称职的私人医生确实难上加难。传统医院的功能定位主要是“治疗”,而非预防,因而远远不能满足人们进行个性化保健消费的需求。目前在我国的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深圳等一些大城市,陆续出现了家庭医生、私人医生等一些新的保健服务模式,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私人医生,这是因为:

1、社会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在同一城市里,往往高水平的医生和医疗技术设备大都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医院里,而与此同时,我们的社区医院却因人力、技术的起点不高,常常引发病人的不信任。这样做的结果是:一方面病人不断地拥向大医院,还要排队等候,而病人获得的却只是暂时的治疗,医院根本没有精力、也不可能对病人的一生健康予以全面关注与管理。

2、健康产业高速发展,政府的市场监管力度不够,没有有效建立保健医生职业准入制度,整个社会缺少必要的医生风险保险制度,导致私人医生所提供的服务很不规范;

3、私人医生的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大部分是由大医院的专科大夫或退休老大夫兼职,也有从社会上招募的社会从业人员,他们大部门没有经过全科医生的系统培训,这也是私人医生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的主要原因;

4、我们国家的医学院校几乎没有开设全科医疗系,导致整个社会保健人才奇缺,无法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保健服务;

5、收费普遍嫌贵,普通老百姓根本无法接受其价格,结果私人医生就成了部分有钱人的专利。

6、另外,人们的保健观念还很落后,得了病,不是急着去找医生,而是急着去找大医院,而平时对自己的健康更是关注的很少,一旦得了病,动辄几千,上万元的医药费花得心疼,但对自己的身体保健却从没有投资预算。

 

私人医生的服务内容
1、 全天候接受电话预约服务,上门诊治保证随叫随到;
2、 定期进行亚健康检查,并为您和您的家人提供系统、全面的保健方案;
3、 提供医疗协助服务,当有重大疾病发生时,及时安排导医、会诊与转诊;
4、 提供紧急的家庭救护与服务;
5、 定期进行家庭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6、 为您和您的家人免费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7、 定期进行健康教育与服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