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不可当自白:他们一直在努力,在探索,在摸着黑一步步往前爬,在没有任何先例的情况下寻找着适合中国博客的营销之路。每当QQ上线,总会看到网名叫做“岸边”的沈姐在加班加点,偶尔抽空聊几句,当我感叹她太忙太累的时候,她总会淡淡的回答,“在博拉这个团体特别开心,虽然有点累,但是我们都在努力做一件事情,很值。” |
“中国足球从没有这么美好过。”想必大多中国球迷不会忘记01年沈阳五里河体育场的那身体恤。那一刻,中国足球完成了一个44年的梦想,成功晋级世界杯决赛圈。大家同样不会忘记这一历史时刻的缔造者——博拉·米卢蒂诺维奇。有人称这位南斯拉夫老头“米卢”,有人喊他“博拉”。可能是受《零距离》的影响,我个人更倾向于称呼他“博拉”。
这是我对“博拉”这个词语的最原始记忆,而且会条件反射的立刻联想起那位头发总是乱糟糟的老头。可是近一年来,这个词语的印象逐渐在我心中发生了改变,他的直接反射不再是足球教练,而是一个博客推广平台——博拉(BOLAA)。
依然记得那是一个下午,我上完课,习惯性的打开邮箱,发现了一封来自博拉的未读邮件,邮件大意是一起合作,共同尝试找到适合博客的营销之路。当时还作为新鲜事务的博客还处于神秘状态,博客营销更是连听都没有听过,怀着一份好奇,我立刻回复了邮件。很快,对方加了我的QQ,简单交谈之后,另一位博拉平台的工作人员沈姐加了我的QQ。用年轻人最简单的方式,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感叹于他们的办事效率,也感叹于他们的开拓勇气。
非常坦诚,他们告诉我,关于什么是博客营销他们也没有具体概念,目前拥有的只是尝试。如果当时就给我种种承诺无疑是一种欺骗,未来什么样子无法保证,希望我们一起开拓,找到适合博客的营销之路。
没有什么保证,也没有什么承诺,也不需要什么保证与承诺,因为我喜欢他们的坦诚与开拓精神。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起码在博客营销上,我希望自己成为走路的人。于是,我们成交!
……
再回头,我与博拉的联姻已经一年有余。一年发生了很多,除了篇头提到的“博拉”第一印象不再是米卢之外,更多的感受还是博拉在博客营销的探路之旅做的努力,以及他们的进步。
从一开始单纯的在博客上投放广告,到后来的产品博客体验以及后来的广告与博客产品体验相结合,必须承认,他们一直在努力,在探索,在摸着黑一步步往前爬,在没有任何先例的情况下寻找着适合中国博客的营销之路。每当QQ上线,总会看到网名叫做“岸边”的沈姐在加班加点,偶尔抽空聊几句,当我感叹她太忙太累的时候,她总会淡淡的回答,“在博拉这个团体特别开心,虽然有点累,但是我们都在努力做一件事情,很值。”
印象很深刻,春节,得到了博拉寄来的一瓶干红,当除夕夜,一家人坐在一起共享一瓶红酒时,那是一种莫名的感动,于是我写下了《听<爸妈的话>,品国邑干红
》。我感谢博拉,一直在探索,但也从未忘记给与这些博友人情化的关怀。!
刚才又去博拉的首页浏览了一番,依然整合着国内每天最精彩的博文,让你不至于东颠西跑就能包揽社会百态。这里我不想说他们做的多好,正如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杆称,但是我想说,我认为博拉一直都做的很好,也许他们不是最权威的,但我相信,他们一直都是最努力的,光页面改版,他们已经全方位更新的三次。
关于博拉的营销之路,从我与博拉牵手的一刻起,我参与了博拉几乎全部营销体验。不去回顾这些历历在目一切恍如昨日的片段,只想告诉大家,在与博拉一起探索博客营销的路上,他们的服务一次比一次好,一次比一次更细致更合理,这说明一个事实——博拉一直在用心探索。
最后我想照例抒发一些感谢,感谢博拉给我一起开拓一起探索的机会,感谢博拉让我的博客生活能够与众不同,特别感谢沈姐,正是由于你还有你身边的伙伴们的任劳任怨加班加点,博拉才如此美好,而且,博拉的明天会更好!
http://http://count.800.bolaa.com/rillet/11/spacer.gif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