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不可当自白:谁说我们缺少前锋,只是他们没有机会去把握而已。换刀如换枪,这才亚洲杯的小组赛都这么“锋无力”,怎能让人敢对国足产生更多的遐想? |
声明:这篇文章并非针对“李毅”而发,只是就事论事,谢绝网友借本篇文章对李毅进行又一轮的攻击。
国足又一次踏上了征程,前往西亚的艾因--中国足球的一个结。随行的没有大羽没有郜林。
朱广沪是一位好教练,可是好教练也引起了争议。这种争议就是用人。
很多人说朱导只用自己的人。不谈此观点是否反映了客观事实,单就是朱导这么做了也无可厚非,起码,朱导更熟悉自己的队员,这样也有利于球队整体的最优化组合,效率第一。
可是我看不懂对李毅的使用上。并不是由于受网络李毅“大帝”的影响而对他存在偏见,相反,从众多途径知道,李毅是一名非常努力的职业的球员,虽然他说过“天亮了”这种极没有水准的话。我的意思是说,讨论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客观,在扩大李毅缺点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他的闪光点。
言归正传。关于朱导所谓李毅“牵制能力强”“创造机会能力强”……我实在无法找到这一事实的根据。也许在中超赛场,李毅这些能力能够放大化,但是在国家队的赛场上,李毅的作用十分让人看不明白。他的牵制能力体现在好不容易拿到一次球就往边角跑,请问这是一名“中锋”还是一名“边锋”?是中锋,他应该在禁区里面抢点;是边锋,李毅的传中能力实在让人汗颜。再说李毅创造机会的能力,一碰就倒,将快速反击转化为定位球的阵地进攻。请问,这就是李毅超强的创造机会能力?
我的意思是说,与其继续在李毅身上浪费时间,不如给其他队员一些机会。虽然中国队目前处于“锋无力”的状态,与其在李毅身上下赌注不如给其他球员一些机会,比如联赛势头正猛的邹捷,比如高空作业能力超强的韩鹏,比如创造机会能力更强的锆林,比如重返国足阵容的李金羽……
谁说我们缺少前锋,只是他们没有机会去把握而已。换刀如换枪,这才亚洲杯的小组赛都这么“锋无力”,怎能让人敢对国足产生更多的遐想?
朱导,都快引发信任危机了,请抛开主观感情,国足不是深圳,李毅绝非唯一,请给其他球员一个机会,也许他们能带给我们共同的惊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