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拉脱维亚里加猫旅游摄影 |
分类: 奇幻东欧 |

拉脱维亚人喜欢猫,这是我在去拉脱维亚之前就听说过的。我也养猫,所以对于这个总是想找到原因一二。由于工作的机会,在里加停留2日,住在距离老城不远的地方,甚是幸运。
里加不大,乍一看有点像萨拉热窝,但好像又比萨拉热窝的规模更庞大一些,老城里有许多关于猫的元素,诸如城市中的装饰物,又如纪念品店里的一些精美挂件、冰箱贴等。今天就来讲讲我听到的关于里加的猫最有意思的一个典故。
故事是拉脱维亚姑娘Maria告诉我的,但传到国内,可能已经有不同的版本了。这个故事是关于下图中间建筑顶部的那只猫的。先来说我看到过的另一个版本:猫屋的主人曾经是一位当地极其富有的德国商人,但由于行为不检点,被拒绝加入声望显赫的“大基尔特”,愤慨之下,他就在行会的对面盖了这栋豪宅,在房子两旁的高塔顶端各放上两只弓身翘尾状似发怒的黑猫,更绝的是将猫的后庭对准“大基尔特之屋”,以这种侮辱性的姿势来表示对行会的不满。这样的做法当然招致了行会的强烈抗议,最后这场争执在法院的介入下得以调解,行会和猫屋的主人达成协议,保留这座建筑,但改变了猫尾巴的朝向,将猫头对向行会。
这个版本现在在国内广为流传,许多去过里加的博主都纷纷拿来复制。
而我听到的当地姑娘告诉我的版本大致是:猫屋的主人是一位富有的本地人,但是在当时,本地人是不能做诸如建筑设计之类的高端职业的,只能打打下手,所以那位富有的本地人不服,便在“大基尔特之屋”对面建立了这座建筑(并不是由于行为不检点哟),而最绝的就是楼顶的这只猫了,它在对“大基尔特之屋”做着便便的动作,以表示愤慨,最后的部分两个版本并无差别,双方在法院的介入下得以调解,行会和猫屋的主人达成协议,保留这座建筑,但改变了猫尾巴的朝向,将猫头对向行会。
两个版本谁对谁错其实已经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猫,对于拉脱维亚人来讲,应该已经成为了不屈不挠、用于挑战不公的象征了吧。
>>我的新书《介不介意聊聊天》现已上市。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直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