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2016|以后的每一天 都比前一天更加温暖

标签:
总结旅游诗意图片 |
分类: 记者橙子 |

不知不觉,我这每年年末写总结的习惯已经保持了7、8年,直到现在,我还会偶尔翻看一下以往的总结,看看自己脚下的路走得是否坚定。今年,我度过了30岁的生日,年过而立,心态发生了许多变化。我不会再说“你还年轻,没必要太心疼自己”那样的话,也不会对自己说“年轻人不比担心错没错,而是在乎做没做”。因为20-30岁的十年里,实话实说,我做的事情不能算少。今天,我开始发现,能把一件小事坚持做到暮年,那便是一种成就。
转变
每年,我都会用一个词,给自己的一年做一个概括,即将逝去的2016年,之于我,那便是“转变”吧。这种转变,既是行为上的,也是思想上的。首先,必须承认的是,80公升暂停了有一段时间了,遇到了一些瓶颈,并不是不会继续做下去了,我可能会在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继续把80公升做起来,这是一定会继续下去的。其次的一个转变,可能是因为心态不那么年轻了,是我并不迫切的去旅行了,虽然也去,但是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比较冲动,至于去到大部分的地方,我的关注点已经与以往不同了,比如悉尼,我虽然感叹风光,但是可能会对于当地人更感兴趣。我更喜欢人文风光,所以对以色列和巴尔干地区情有独钟,今年完成了这个心愿,接下来再旅行,可能是人文比较浓厚的地区,墨西哥,中北美,或者北非突尼斯这些国家。
今年依旧走过了不少国家和地区,从一月的日本算起,后来几乎每2、3个月会出国一次,每个月会国内出差一次,去到了日本,泰国,以色列,美国,克罗地亚,黑山,波黑,澳大利亚的悉尼,这样的节奏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只是岁数大了,经济舱久坐脖子会疼。
关于新书
继去年在韩寒的一个APP发表2篇文章之后,《青年文摘》和《清华南都》等有影响力的媒体也陆续会转载我的稿件,《你很善良,但有时候很招人讨厌》一文,累积阅读量破百万。于是我也整理了最近5年在旅途中遇到的比较记忆犹新的故事,整理成我的第三本书,目前书稿已交,新书预计在明年3-4月份上市。
新书的内容不再是一味的旅行故事,比以往的2本更有深度,旅行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生阅历,引发出我对生活的思考,对平静的向往,对无奈的责问,对无知的恐惧,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渺小的探讨。
可以肯定的是,书中会有惊喜等着大家,筹备了5年,不敢说文笔多么出众,但诚恳依旧,书中有与你截然不同的人,他们拥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观,或许我们都很忙,但值得停下来,看一看不一样的人,听一听不一样的事儿。
关于今后
有三件事情依旧是要继续下去的,那就是旅行、读书和健身。除此以外,我会用更多的经历,来诠释人皆渺小的道理,无论我们有多大的成就和磨难,在历史长河中,都如沧海一粟,不足挂齿。而这个浮躁的时代,也需要更多踏踏实实的人,尽管可能少了赚钱的机会,但是对的事情和好的作品,不是用金钱和销量来衡量的。这个时代需要更多做实事说实话的人,做自己,莫跟风,少一些目的性和功利心,多一份真诚。
我喜欢的文体,也在从散文向多种风格过度,最近也在尝试杂文、诗歌、小说等各种风格,更关注人的本身,从小事件入手。如果出版社不删的话,杂文和诗歌,或许可以在新书中与大家见面。
每天读书2小时,健身2小时,把琐碎的时间利用起来。
胡乱写了这么多,并没有任何检查,这一年过去了,与以往一样,我并没有因为人到30岁,或是北京人均收入接近1万元人民币而苦恼,我依旧不着急不着慌的,做着自己最喜欢的事儿。
没有云
日出用
比心稍热的
温度
抚遍我的
全身
多想
捧一把阳光
倒进你
梦做的瓶子里
我在
最冷的寒冬之晨
启程
以后的每一天
都比前一天
更加温暖
日本
克罗地亚
波黑
美国
泰国
澳大利亚
—The end—
后一篇:生锈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