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人见过中关村清净的时候。也许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关村的名气就已经被打响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IT产业,中关村一下子火了,全国各地的人都知道中关村有金子,于是蜂拥而至,他们令中关村的财富激增,如今经济总量已经占到北京GDP总量的18%以上。
今天,当你走进中关村,扑面而来的是朝气和热情,然而这些朝气里掺杂了金钱,这些热情让人觉得杂乱。
有些人根本不敢去中关村,举个例子,我刚迈进鼎好的大门,瞬间围过来5、6个小伙子,拉着我的胳膊,皱着眉头弯着腰喊我“大哥”,假如我拎个相机包他们就问我是不是来修相机的,如果我拎个电脑包就问我是不是来修电脑的,我说我不修,或者是不理他们,他们会用白眼来“回敬”我,有的甚至是一句“傻X”,这群人普遍素质不高,是我最瞧不起的。但有些人真的是修电脑的,这些招揽生意的人便会把顾客带到他们的店里。
但是细细想来,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我在中关村认识一些做相机买卖的朋友,他们曾经告诉过我,这些人之所以拼命的拉你上楼,是为了从中得到提成,中关村的内部人士告诉我,这些人只要把顾客带到他们的店里,不管交易最后是否成功,他们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奖金。
我曾经在中关村买过相机和电脑,我发现,同样的产品,在中关村的报价会便宜很多。中关村有很多公司把自己的店面开在楼下,为了更好的招揽顾客。肯定有不少朋友遇到过这种情况,就是已经在楼下与公司商量好相机的价格,公司的员工说要把你带到楼上公司里拿货。当你决定要交钱的时候,这时公司的经理出现了,说这款相机已经没货了,要不就是镜头已经没有了。其实全是骗人的,相机货源都是充足的。他们把价格压得很低,只是为了引诱顾客上楼。
有人会问,中关村的相机为什么比五棵松的便宜很多?一些人以为是渠道问题,或者上税的点数问题。实际上渠道都差不多,最重要的是中关村超低的报价,许多公司甚至打出了低于成本的报价,只为吸引眼球。
我很庆幸,在走了不少弯路之后,结识了一个朋友,她的诚恳让我决定在他们家买了相机。她告诉我中关村很多现实的情况。几周前我在去中关村的时候,本打算找她买一个存储卡,没想到她一上来就说“别买我们家的,我们的贵,你去五楼买,那比我们便宜50多块呢。”在中关村,我遇到的更多人是视钱为命的家伙,他们为得到短期利益不惜欺骗顾客,想出各种歪招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口袋。唯独她,在中关村里清澈的要命,与众不同。但我相信,这样的人在中关村不只一个。
橙子的其他原创推荐:
在香港:
【原创组图】罕见!!云在楼腰间!(已入选新浪锐博客首页。)
在北京:
其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