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图点击放大观看效果更好。)
出行前,导游给我们讲了澳门大三巴牌坊的历史由来。其实在几百年前,人们本来是想在这里建一座大教堂——圣保禄教堂,可是为什么现在我们只能看见这么一个牌坊呢?
原来,这间教堂与火结下不解之缘,从其雏型起始,至现时仅存的前壁牌坊,先后经历三次大火,屡焚屡建,是一所活生生的历史见证。
1835年1月26日黄昏,圣保禄教堂失火,一发不可收拾,焚烧了两个多小时,整幢教堂几乎付诸一炬,幸好教堂最珍贵的前壁仍能保存屹立,成为今日的大三巴牌坊,期间曾数度修葺,最近一次大规模的维修保养工程於1991年进行。
圣保禄教堂的建筑,揉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成,中西合壁、雕刻精细,单独是大三巴牌坊的造价,三百年前已达三万两白银。
精美绝伦的艺术雕刻,使大三巴牌坊显得古朴典雅。无论是牌坊顶端高耸的十字架,还是铜鸽下面的圣婴雕像和被天使、鲜花环绕的圣母塑像,都充满着浓郁的宗教气氛,给人以美的享受。最特别的是,大三巴牌坊的中国石狮头,是西方宗教艺术与中国传统石雕艺术相结合的精品。现在,大三巴牌坊已经成为澳门的象征之一。
我心中的每一座城市都有至少一座标志性的建筑,正因为它的存在,城市的轮廓才更为清晰。
说些题外话,澳门是中国的城市,而我们不可否认它曾经被葡国侵占的历史,是屈辱是懦弱,我们都不能忘记。我的一个澳门朋友说过,香港人瞧不起澳门人,认为澳门很穷,治安又差,大陆在他们眼里更是意味着落后......不管他说的是不是真的,不管我们的经济怎样高速增长,我们都应该时刻警醒自己,只有真正强大起来了,我们才能被人瞧得起。
今天我们在思考中参禅,小故事一则来了——
佛光禅师门下弟子大智,出外参学二十年后归来,正在法堂里向佛光禅师述说此次在外参学的种种见闻,佛光禅师总以慰勉的笑容倾听着,最后大智问道:“老师!这二十年来,您老一个人还好?”
佛光禅师道:“很好!很好!讲学、说法、著作、写经,每天在法海里泛游,世上没有比这种更欣悦的生活,每天,我忙得好快乐。”
大智关心似的说道:“老师!应该多一些时间休息!”
夜深了,佛光禅师对大智说道:“你休息吧!有话我们以后慢慢谈。”
清晨在睡梦中,大智隐隐中就听到佛光禅师禅房传出阵阵诵经的木鱼声,白天佛光禅师总不厌其烦的对一批批来礼佛的信众开示,讲说佛法,一回禅堂不是批阅学僧心得报告,便是拟定信徒的教材,每天总有忙不完的事。好不容易看到佛光禅师刚与信徒谈话告一段落,大智争取这一空档,抢着问佛光禅师道:“老师!分别这二十年来,您每天的生活仍然这么忙着,怎么都不觉得您老了呢?”
佛光禅师道:“我没有时间觉得老呀!”
“没有时间老”,这句话后来一直在大智的耳边响着。
世人,有的还很年轻,但心力衰退,他就觉得老了,有的年寿已高,但心力旺盛,仍感到精神饱满,老当益壮。
“没有时间老”,其实就是心中没有老的观念,等于孔子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禅者人生观,也是如此。
曾有一位老翁,白发苍苍,有人问他高寿,他答四岁,大家惊讶,他说:“过去七十年,都为自己,自私自利的生活,毫无意义,这四年来才懂得为社会大众服务,觉得非常有意义,所以才说活了四岁。”
没有时间老,很好,不能的话,做个四岁的老翁,也很有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