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镇【路仲】

(2017-07-11 20:50:30)
标签:

浙江

海宁

路仲

徐子305

分类: 古镇思古

古镇【路仲】
唐时,路仲一带闹饥荒,当地百姓几乎家家断了炊烟,无粮可食,唯有路、仲、毛三氏尚有富余粮食,
三氏见此情景大发善心,开舱赈济,把家中的余粮全部都拿出来,无偿地供应给了当地百姓。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地百姓得于渡过饥荒,而路、仲、毛三氏后来竟饥饿而死。此事感动了当地百姓,
为报答他们的恩德,三氏死后人们造庙祭祀,并塑神像,尊为土地,同时把地名也叫做了路仲毛。
而在日后漫长的岁月里,三王庙一直是路仲百姓心中的敬仰之所。及至明清之际,小镇陆续所建造的桥当中,
人们把在最显要位置上的三座桥各自命名为“德义桥”、“德风桥”、“德明桥”(德明桥已拆除造成水泥平桥),
以颂扬三氏的义行功德。

古镇【路仲】

古镇【路仲】
路仲自然镇的形成年代已无从可考。但偏僻的地理位置自然需要集市,
而路仲较悠久的历史和较好的水路交通,使它从中凸现出来并影响着周边,逐渐形成为认可的自然贸易集市,
这样发展而成的“小有市廛”的格局也自然而然造就了后来称之为小自然镇的路仲,
并扩大形成了小有规模的街区。这种形成至迟应在明代以前发生完毕,从现存德义桥的形制、
石头等可以看出多有宋元风格。

古镇【路仲】
进入明清,尤其是清代,路仲商业贸易频繁。1928年路仲仍为四大镇之一。
1947年《海宁导报》公布市镇等级,路仲列属乙级镇。后因交通不便,集市稍逊。
新中国成立后,路仲归属庆云,现为斜桥镇辖区
古镇【路仲】
路仲的地理位置比较特别,它以南北走向的市河为界分成两块区域。河东区域,三面环水,
且有多条小河小浜,面南面临水都为石帮岸房,朝东傍市河的都是水阁房子。
因此在六十年代初期,全村尚有十多座各色小石桥横贯在各条小河上,连接着村上四通八达的交通。
那时,河上小船悠悠,来往不绝,输送着各类物资供应者居民,同时亦有当地的各类土特产运往外地。
水滋养了当地的百姓,水激活了当地人的灵性,水沟通了古镇与外界的联系。


古镇【路仲】
德风桥又名小桥,此桥建于清道光二年,在西大街的尽头,逶迤的青翠之中显示出沉穆之气,
是一座至今保存完整的原汁原味的古石桥。桥上四只石狮栩栩如生, 桥柱两面各有楹联:
一副是“西接彩虹云蒸霞蔚,东连德义璧合珠联”;
另一副是个典故:“何须司马方题注,但遇留候便授书”。


古镇【路仲】

古镇【路仲】

古镇【路仲】

古镇【路仲】

古镇【路仲】

古镇【路仲】

古镇【路仲】

古镇【路仲】

古镇【路仲】
听当地土著讲,这个桥是从不知啥地方移来的。

古镇【路仲】

古镇【路仲】

古镇【路仲】


古镇【路仲】

古镇【路仲】

古镇【路仲】

古镇【路仲】

古镇【路仲】

古镇【路仲】

古镇【路仲】

古镇【路仲】

古镇【路仲】

古镇【路仲】

由于经过土改,文革,路仲的很多建筑被破坏掉了,古厅所剩无几,且大多破败不堪;古树基本被砍伐殆尽;河道被填被堵且水质严重污染,古桥只剩下两三座(较完整的只有德风桥);石板街破碎损毁;周围环境卫生十分恶劣,垃圾到处都是;名人故居大都已被拆除。令人观之伤心。
现在虽然可以觉得人们认识到了古镇原生态的重要在着手修葺,依然感到只是减慢了颓败的速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