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盐印象】·之三


标签:
海盐浙江人杰生活徐子记录 |
分类: 神州漫游 |
来到海盐算算该有近三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经受了几十年未经受过的酷暑,好似这里没有阴凉的地方
让人停下喘口气儿,转了半天也找不到一个可以停车的地方,火辣辣的阳光直照地面。让我想起
在来到这里的高速路上,一有服务区来不及自己先喝口水,而是拿着矿泉水浇在四个发烫的轮胎上降温。
在这里的这些日子停车也得细细琢磨,不然等你上车时就等着吃烤肉吧。烤了几回便“烤则思变”,
停车时把四个窗子每个都放下十几毫米,这样烤肉时就会因温度不够让人比较的舒服些。
每到这时心里就会暗暗地笑那些有自动关窗功能的主人。
想想停滞在首都弥漫在所有角落里的雾霾,这里好似神仙。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好似不太关注PM2.5,只知道那是北京的专利。
这里的历史人文记得在前篇《海盐印象之一》提过,此时就不再赘述了。
值得一说的除了气候天气还有这里的生活节奏,快慢先不说只要领教农贸市场里准时的在
十一时吃饭外还要睡上一小觉,直到下午三点才会睡眼惺忪地伸着懒腰出现在自己的摊位上。
太舒服了,直到你慢慢滴适应。
不管节奏快慢,这里的人们会起得很早。酒店后面便是个自发的早市,在五点的时候这里已是人头攒动了。
每年的十一月是南北湖黄沙坞橘子丰收的日子,黄沙坞的橘子不亚于四川的蜜桔,
黄沙坞这个浙北橘乡每年的十月底十一月初便会出现来自南京、上海等地收购柑橘的商人,
把这里秋日的甘甜传到很远。
黄沙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海相连,形成了冬暖夏凉的独特气候。
其中本山蜜桔色泽金黄、甜中略酸、皮薄肉厚汁鲜,最负盛名,年产量千余吨。
此时你若来到此地除了吃到略有些过时的红菱、紫薯、芋头、冬枣、柿子外就可劲吃黄沙坞的柑橘吧!
其中缘由不说您也会知道,那滔天的海宁盐官大潮是不允许海水里参杂龙虾的。
终日里白云蓝天,想起那年去西藏见到的天上白云,最后审美疲劳了,见到下雨下雪
倒是有种莫名的兴奋,这里也是一样。绝不会像北京,见了太阳就像见到久违的亲人。
难怪住在这里的人们尽管交通不便也不愿搬离这块宝地。
那天与朋友来到这里看日出,不巧云太多,没有见到喷薄而出的太阳倒是领略了海上的云。
海盐内布满了水系,有了水便有了桥,有桥就会有人行走便有了生活。
不仅是摄影,生活也是这样。若在这里生活不知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这里距不夜城上海大都市仅仅一百余公里,好似北京到天津的距离,离天堂杭州也仅仅九十公里。
忘了是在哪篇文章看到,全国的“奔驰”轿车被浙江人买去了六分之一。
海盐人们起得早,睡得可能也很早,不敢说是因为没有深入民宅考究,但是在晚上八点街上很少见到人了。
绮园原为“冯氏花园”,原是晚清酱作业富商冯缵斋(约1840-l887)的私家宅园。
静的只有飞虫翅膀的扇动声,要是在细细春雨中可能会更有韵味儿。
浓密的植被把这里的美秀衬托得如此到位,想到那时红楼梦剧组在这里拍摄时,
那婀娜飘逸的身影若隐若现于花丛树影之中该是多么的养眼啊。
秋天来了,多美的叶子也会飘落。不知深秋后的冬季这里会是什么样子,
我也该回去享受屋里暖暖的温度和人人有份的雾霾了。还会再来的,可能在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