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2012-07-17 23:42:42)
标签:

端午

蔚县

古镇

宋家庄

穿心楼

分类: 古镇思古

 当日下午由空中草原下来一路向蔚县返回,着急吃完晚饭后再返回暖泉镇去看“打树花”。

去草原时俺曾见到路边蓝底白字上书宋家庄三字的路牌,返回路过时,手台里传来L妹商量的口吻,

商量啥,都到了门口了,掉头便驶进了宋家庄。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宋家庄村现位于蔚县城南3.5公里处,隶属于宋家庄镇,是宋家庄镇政府所在地。宋家庄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隋唐以后已建成十里一堡,五里一庄的繁华村镇格局。明朝以前,宋家庄村址位于宋家庄村堡东约1公里、县城至岔道公路路东处。该村堡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公元1372年),方圆不足千米,由宋姓人家始建,故名“宋家庄”,距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其村堡在蔚县境内八百村堡中属于典型古堡建筑,具有代表性意义。宋家庄风格奇特、文化内涵丰厚,因为地处连结蒙古大漠和西北高原的咽喉要冲,

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被誉为“紫荆关外第一庄”。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三大家族一口井,主人二字为昌明”。宋家庄人不姓宋,在宋家庄中,几百年前就没有了宋姓。

只是当地人都说这宋家庄是因宋姓人始建而得名,见证了古堡辉煌的却是韩、苏、邹三大家族。

 宋家庄古堡又称“昌明堡”,因其堡门上刻有“昌明”二字而得名。古堡占地面积3.52公顷,

除堡墙仅残存外,多数古建筑保存完好。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宋家庄堡内街道和建筑物布局是以文字造型的象征手法构筑的。从堡门魁星楼向北俯瞰,三横一坚的街道

和正北的真武庙形成一个“主”字。与堡门相对应的堡内北端的真武庙,是“主”字的点;真武庙前、堡中,

以及堡门内的三条东西贯通的横街形成“主”字的的三横,正对堡门、南北走向的大街直贯三条横街,

是“主”字的竖向笔画。从魁星楼向南俯瞰,堡门外正南约5米处与堡门洞相对应的是关帝庙,

围绕关帝庙叉开左右两条大街恰好是呈现出“人”字的一撇一捺,整体造型呈现出“主人”的意向。

因为不能登上魁星楼,也未能一睹“主人”格局的玄奥。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宋家庄穿心戏楼位于宋家庄村堡内,村堡从南到北为一条主街,正南为堡门,堡门北约5米处坐南朝北建

穿心戏楼,与真武庙遥相呼应。蔚县现存戏楼300余座,穿心戏楼是其中较为独特的一种戏楼建筑形式。

建造者在村堡内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将戏楼置于堡门内主街路口之上,戏楼台基中部留有走道,

平时是村堡出入的主要通道,能够过车走人,唱戏时走道上木板相盖,上面就成为戏剧舞台,

舞台前主街道变成看戏的会场。因而称之为“穿心戏楼”。这种设计不仅节约用地,

还提高了古堡中街道的使用率。宋家庄的穿心戏楼以巧妙构思解决了

村中公共活动用地与交通用地的之间矛盾,

并以其优美的造型与精湛工艺凸显了重要的设计价值与历史价值,

体现了古代工匠杰出的建造水准。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宋家庄村的古民居大部分为明、清时代所建,村堡内典型古建筑类型包括穿心戏楼、祠堂、堡门及民居,

建筑多为青砖灰瓦、起脊安兽、木雕砖刻、油饰彩绘。木制的小窗、隔扇、门楣雕有花鸟鱼虫和琴棋书画;

堡门、街门楼、门楼内影壁、房屋后檐及左右侧临街外檐均有砖雕,图案有飞禽走兽和瓜果花卉。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院子虽有些破败也不乏主人对生活的执着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苏姓先祖名苏镇,原籍上海。据祖籍所载,1399年,苏镇曾祖父随燕王朱棣扫北,因屡建战功被封为将军,

遗田产建起苏家庄。其父苏瑛授明威将军,苏镇袭父职。1517年,因苏家庄缺水举家迁入宋家庄,

成为宋家庄中地位最为显赫的大户人家。苏氏九代将军在明朝的显赫地位,不仅给宋家庄带来了兴旺和安宁

也留下了大片精巧秀美具有江南风韵的建筑群。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在一些老建筑的外墙仍可以见到磨砖对缝的工整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很多民居都已破败,有的还有人居住,有的却闭户无人。但也有的在翻建,只是干活的人寥寥无几。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这条街便是魁星楼向北的那条主要街道,路面很平。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支路上的民居新旧并存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宅院里很是整洁,可窥见原来的庄重。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建筑上的砖雕和木雕清晰可见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这样的宅子在北京也是很讲究的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透过一家紧锁大门的缝隙见到的景象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这口见证宋家庄历史的古井,已有630多年,在多年前已经没有了水。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井房西侧一家,院子里种着茄子和辣椒,因水少,生长的好似太慢,与季节不相等。

孩子们都各自忙生活去了,家里就老两口,老爷子出去了,老太太忙着把我们往屋里请,看到院子门口有个牲口棚便问“家里养个啥牲口啊?”“养了一头驴”“没见呢?”“干活去啦”。“门口那口大‘锅’好使吗?”“那啥工程送的,一家一个,台少,不清楚!”“自来水很方便吧?”“摆设!总是没水!”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没有条案,也没有“太师椅”,一切物件上都均匀地落满了灰尘。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临走时,小狗慢慢地由屋里走出来,一脸的疑惑。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古井边上乘凉的村民,孩子健康,井已干涸。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若是“穿心楼”唱大戏,站在街道的尽头也能知道在上演的是哪出。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魁星楼


端午·走马观花宋家庄  天气很热,在门洞里依然感到凉爽。

再见了,宋家庄!不知啥时再来。祝愿乐善好施、诵经唱戏、诚实守信的三大古风代代相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