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上海饮食小吃本帮文化味道微妙原创徐子摄影旅游 |
到上海不想吃本帮菜就象进“老北京”餐馆,点什么都是老北京的味儿,
保不齐您吃完一碟儿羊尾巴油炒的麻豆腐就会上瘾。其实本帮、杭帮、淮扬菜系的区别很微妙,
大快朵颐很难咂么出它们的美妙,细品才能领略到它们的文化。
见到“全聚德”仨字儿不说您也知道是吃烤鸭的地方,沈大成也是如此,里面聚集上海各色小吃(1)
做工很随意且不那么讲究,但是要比北京有名的本帮菜馆味道还要正!
在路边小吃店买的“生煎”比起北京“沪江香满楼”的那可要地道得多。
这个建筑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品牌。上海人对它的感觉就象那时北京人对大栅栏(2)
以前,您手里的东西要是与人讲是在这个楼里买的,肯定会投来羡慕的眼光(3)
这里我已有多年没进去过了,400多元请十几个朋友吃饭的日子很怀念(4)
这条街留给我太多的回忆和思念,第一次吃鲜肉月饼就在这里(5)
一方水土实际就是一方饮食,上海食品的特色俯首皆是。(6)
我觉得,要想了解上海的饮食没有必要先去吃啥大餐,由小吃开始逐步品尝,
小吃也没必要非得去城隍庙嚐那套餐,就在街头找一小店由大饼油条咸豆腐浆开始,
再到生煎、小笼、鸡鸭血汤或咖喱牛肉细粉汤,若这吃不惯可来份黄芽菜肉丝炒年糕、(7)
罗卜丝饼、酒酿团子,有空尝尝糍饭糕、饭团。
在上海面食也很多,而且味道不比北方的差,给我的感觉做工更讲究些,(8)
吃得更细致些,雪菜肉丝面、大排面、小排面、阳春面、葱油面等等。
就象图片上的这熟食,在北京要想吃得费点功夫。
这张有点糊,偷拍有点紧张。火腿卖的就象北京排骨一样火(9)
劝您这些都吃完了,再去吃处,品尝本帮大菜,会深感它的美妙之处。
不信,等您吃完了再说!
上好的下酒菜。(10)
这咸鱼北京人不太喜欢,还是红烧过瘾啊(12)
上海吃食讲究“鲜”;北方人则讲究“香”,所以就有了上海出的“黄泥罗”及“醉虾”、“醉蟹”
别的都看明白了,这“馋唠呸”啥意思?(13)
问了身边的上海人还是没弄懂。
上海人用上海话大声地对我又说了一遍(14)
还是没懂。可怎么听,怎么象骂人呢?哈哈,自己还是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