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2009-02-11 19:57:06)
标签:

水乡

江南

乌镇

建筑

印象

远久

文化

徐子

摄影

旅游

此次来到乌镇,最大的收获就是人少,使我这思维较缓的人得以理顺思路,

得以细赏美景,得以与当地人攀谈,得以有空融于其中。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作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乌镇的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

构成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路相邻的古镇格局(1)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不想过多的描述格局如何古老,只是把这里的建筑之清秀、之美妙更好的回顾,

也是留给自己一次咀嚼的机会。(2)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拍完这张图片后,在敞开的这扇门里有一对老夫妇,女的在忙着家务,男的坐在门口在啃着一节尺长的甘蔗慢声的说“这屋子已经有一百多年了”,门上挂着的鸭子就是他们过节的佳肴。(3)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看来常用,已露出本色,铸造工艺很精美。门虽破旧,但人气儿很足。(4)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房子的建造很巧妙,不仅利用了空间还符合当地的气候(5)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外墙大部分使用的为木质材料,且风吹日晒不变形(6)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红松质地门上的铜饰(7)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巷子两旁高耸的建筑使古老的巷子更加深邃。

外墙由于使用的是木料,省却了石料带来的寒冷,凸显江南水乡特色(8)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依河而建的街道被这些石桥连接,形成四通八达的网络(9)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冬日里,阳光对于江南来说依然很珍贵(10)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在冬日里,连石头的台阶都有些暖意(11)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这里不缺水,但也知“三潭印月”。巧妙利用水域的建筑更加显现清秀。(12)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古老的石板桥看似简单,它是“画卷”点睛之笔。(13)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乌镇历来文人荟萃,如梁绍明太子及其老师沈约,丞相裴休,光绪皇帝的老师夏同善。

历史上这个小镇出了60多名进士160多名举人,近代文人巨匠矛盾也出生在乌镇,

正是这些才有了乌镇的文化底蕴。(14)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这些建筑生命的根基与此,与人为伴,于水为伴。(15)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左侧黑板上写到:预告 定于一月年初一 二十六日起

特邀 苏州市曲艺团 沈斌声 开讲《白氏恩仇》每天下午一点至三点 落款为乌镇西栅书场(16)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这匾千万别看没款儿,可有讲头。(17)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银楼的门脸很讲究(18)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门脸虽窄,讲究不小。(19)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尽其工匠奇智。(20)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发到这儿,有些头痛,文字虽少也就不加了,看官见谅,就多发几张图片弥补吧。(21)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22)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23)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24)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看到这张图片想起朗朗兄的担心;生活这里老人怎耐枕水而卧带来的湿冷。(25)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26)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27)

 

水乡乌镇西栅建筑之萃美

这里的酒肆茶楼并未因生意清淡沮丧,他们利用这个空闲正在为加工年货忙碌着,

脸上流露着过年时才有的欢愉。(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朱家角掠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