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十知天命》到《三十而立》

(2008-06-23 10:50:25)
标签:

三十而立

五十知天命

《论语》

心理断乳期

于丹

杂谈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在小时就已吟诵,有很多的唐诗宋词至今也未遗忘,由此看来“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说五岁就背单词有多高明。

五十而知天命。对现在的人来说,难以达到子曰的程度。并不是我达不到别人也达不到。二十年前,在我三十而立而没立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了——我一辈子也难达到同步。

不知命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知命、知理、知言个境界。于丹也说“其实人生的成长是倒着的我们都是最先知言在与人言和读书中了解这个社会,能够做到知人,知道他人怎么样。但是知人之后不能够担保你不尤人,你也会抱怨别人,因为每个人所短,寸有所长长短之间就会出现磕磕碰碰。再下一个层次就是“知理”,知理之后,人就可以做到“立”了,也就是说人自我建立之后这种抱怨会少的多;更高的一个层次是知命这个知命就是孔子所说的,作为君子建立了一个自循环的系统,他内心会有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对抗外界,这就是“知命。”太难啦!自知达不到同步,五十还在“惑”,焉能达到“知命”?那就用赛马法降级罢。

 

 

        《五十知天命》到《三十而立》

                              其实人生的成长是倒着的

 

 

“三十而立”,我想应是在三十岁的时候,所学以成立,学有根底,非外力能动摇。绝不是“成家立业”的“立”。我在三十岁的那时,学未立,却在为了生计提前养家糊口了。现在的许多三十岁还张口闭口的“我们男孩儿、女孩儿”的,真叫人躲在一旁“羡慕不已”。

于丹在《论语》心得里说其实三十应该是人生“和”的阶段,就是既不像十几岁时候觉得一切光明,也不像二十多岁时候觉得一切惨淡。三十岁而立,这种立字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外在社会坐标给自己的一个符号。也就是说三十岁这个年纪,真正在中国古人的文化坐标中,他是一个心灵建立自信的年纪。

 

 

        《五十知天命》到《三十而立》 

                                  三十岁并非要立这块匾

 

在今年五月去威海的途中,遇到两个年轻人。L是新疆人,带着相识多年的女友,大学读完在京打拼,现经营着自己的公司,准备再买套房,把父母接来。另一个J,与妻子同行,福建人。在家乡读完大学现在京辛勤的料理着自己的公司。他们都只有三十几岁,足以让北京三十岁的“男孩儿、女孩儿”们汗颜。说这些,绝没有羡慕“成家立业”的意思,想说的是:他们自身符合一个心灵建立自信的年纪。

最让我开心的是于丹的一句话:怎么才能建立心灵的自信,怎么才能将自己的原有信念与新时代下的外部环境很好协调呢?我还是没有看到明确的答案,也许自己的资质比较愚笨吧。感觉上,自己就像文中所说的那些三十了,还被称做“男孩或女孩”的人。由于与社会的实际接触较晚,心理断乳期严重滞后,故该立的时候还没立起来。看来,只有随着与社会的不断接触,不断的调整自身,慢慢地才能达到那种“和”的境界。

哈哈!看来我那时并不孤单。活到老,学到老,随之带来的还是学习,还要努力做到:有健康、写文章、不尿裤、会走路。嗨,路漫漫其修远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