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中)
标签:
琴道盗墓笔记7 |
分类: 读书随笔 |
一、[荷]高罗佩著,宋慧文、孔维锋、王建欣译.琴道(高罗佩学术著作集).上海:中西书局,2013年8月第1版,2023年3月第15次印刷.
本书为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研究中国古琴的著作。1935—1942年,高罗佩来到东亚地区进行文化研究,对中国古琴产生浓厚兴趣,以英文写成《琴道》一书,此书旁征博引,将古琴乐谱、各种琴学著述,以及涉及古琴的文献资料精心译成英文,并加注释,被认为是古代琴学研究领域的权威之作。本书内容包括古琴原始资料、琴人的心境与原则、琴曲的意义、指法的象征符号、关于古琴的著名故事、古琴相关文献、古董古琴等。
在中国,高罗佩的名声更多地是由《中国古代房内考》、《秘戏图考》这些著作带来的。作为博学而爱好广泛的“外交官汉学家”,他对中国的绘画、书法、音乐甚至动物都深有研究,对中国传统乐器——古琴,更是喜爱有加。他师从古琴大师叶诗梦,通过学习,习得了精湛的琴技,并为古琴写出了一部在当时堪称集大成之作的《琴道》。高罗佩自己说“与其说是古琴悠久的历史和迷人的声音,还不如说是它在中国文化中所占据的独一无二的地位激励作者完成了本书”。他对中国文化的尊敬和喜爱,使他在介绍古琴相关哲学、宗教、历史和文化意义时都非常客观,并不使用西方和现代的观点去评判。这一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琴道》自1941年出版以来,即被视为古琴研究的权威之作。
高罗佩(1910年-1967年),字笑忘,号芝台、吟月庵主,荷兰汉学家、东方学家、外交家、翻译家、小说家。在二十世纪的上半叶,高罗佩一身而三任,为外交家,为小说家,为汉学家,其人其事,传奇的色彩极强,曾经给当时的中国知识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晓15种语言,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曾出版《砚史书画说铃》《大唐狄公案》等书。
推荐指数:4颗星
二、南派三叔著.盗墓笔记:邛笼石影(纪念典藏版)(7).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22年4月.
回到北京,我们和老九门后人的约见正撞上拍卖会,由于误“点天灯”,我们不得不携拍卖的玉玺逃走。然而,随后交换到的消息,却令双方都大吃一惊!
神秘失踪的考古队,闷油瓶非同寻常的身份,连续多年收到的录像带……所有的秘密,最后竟都指向同一处!为了得到这一切的答案,无邪和闷油瓶兵分两路,前往四川和广西。 样式雷上的张家古楼究竟承载了怎样的过往?幕后操纵的势力难道另有其人?折损了老九门上代全部精英的墓穴吴邪将如何面对?嗜血的毛发、移动的铁衣、诡异的浮雕……谜题终结之前的最后一步,一切问题的答案,就在这道石壁后!
推荐指数:4颗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