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下)
标签:
切斯特顿清末四公子高阳 |
分类: 读书随笔 |
一、[英]切斯特顿著,沙铭瑶译.切斯特顿随笔选(外国名家散文丛书).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2012年3月第3版第1次印刷.
切斯特顿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繁多,首先,他是位运用诡论或反话(paradox)的能手;其次,他满腔热情,大声疾呼宣扬自己的信仰,仿佛慷慨陈词的被告在为自己辩护似的;第三,幽默讽刺也是切斯特顿散文的一个显著特色。
或者是因为译者缘故,或者是缺乏对英式幽默的感悟力,本书读起来乏味至极,没有一点儿愉快的阅读体验。
推荐指数:2颗星
二、[台湾]高阳著.清末四公子.郑州:河南出版社,2020年10月.
清末世家贵公子众多,何以陈三立、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四人,最被后世认可,并称“清末四公子”?
陈三立是如何影响陈衡恪、陈寅恪各自成为一代名家的?
清朝四大疑案中的“刺马案”真相为何?
与明末四公子相对应,清末亦有四公子,皆出身世家,才华斐然。身逢中西交撞、新旧过渡的时代,胸怀大志而命途多舛的四人,终不能挣脱时代的枷锁,最终壮志难酬、郁郁而终,但他们的思想、事迹,对后世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延宾之礼有所谓“软进硬出”,如门生拜老师,进由便门,出则开中门相送,如“硬进”则必“硬出”,将军拜总督固持此礼,老师拜门生亦然,李鸿章乃是代表同省士子尊师,犹如东主之视西席,知州见总督,要递手版,命坐则坐,否则鹄立以俟,如今分庭抗体,地位过于监司。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谓之夏;有服章之美,故谓之华。华夏一也。”古人的讲究就是华夏的来历。本句讲的是“书院山长的地位极高”,老师宿儒,督抚所尊礼。尊师重教,礼仪所在。
高阳在书中讲述了清末四位受人敬爱赞羡的世家公子的生平事迹,并通过多方考据,结合大量史料文稿,对历史事件进行了独到的解读。让人爱不释手,功力了得!
推荐指数:5颗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