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广州,我的家
(2010-06-17 23:14:54)
标签:
转载 |
儿子心中的广州
人总会在夜里睡不着的时候想起些有的没的。想起以往的一些人一些事。
今晚忽然想起了那个一直陪伴着自己长大的城市。
虽然自己出生于汕头,但是从小就在广州长大。
习惯了广州的文化,环境和周遭的一切。
小的时候一直生活在广州,没有感到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长大了,离开了。去过北京读书,然后来到澳洲。总感觉生活在
这些城市的我,有那么的一点格格不入。也许自己的心里早已经把广州
认定了是我的家吧。
其实不少人问我,广州有什么好?中国有什么好?
我都会这样回答:广州的好是因为我在那里长大,从我懂事的那一天,
我就接受着广州文化的熏陶。中国的好更加不用说明,那是因为我是中国人。
我不爱自己的国家还算是人吗?
说到这里,每次都会很激动。可能是因为自己真的很爱自己的国家,尽管我国
有不少的缺陷,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培育了80后的我。
。曾经这样和老爸说过,我说虽然我现在在国外生活着,但不代表我就会让国外的一切改变了我的思想,
因为自己知道自己的血肉和心灵都是属于中国的,我为今天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今晚,很想念广州的一切。
回忆起了小时候的家,它在一条叫文德路的马路上。住在那里的人都叫这条路为
文化街。因为上面都开满了卖画卖书法等的商铺。
家的隔壁是转个弯不到10秒就会走到我的小学,所以小时候,我是全班第一个到家而
最迟一个出门上学的人。不过也有一样不好,就是如果没做完作业给老师留堂,老妈
一下就会发现。拐另外一边就是孙中山博物馆的旧址。那里有个大莲花池,还有好几棵巨大的榕树。
每天早上5点,鸟儿们就会准时的大声歌唱起来。
自己家住的是第7层,不过因为楼面特高,相当于隔壁楼的8,9层。
而且没有电梯,每次都要爬个气喘。楼梯边上的白墙,印满了小时候顽皮而踩上的脚印。
这么多年来,那些脚印依然存在。没人会去察觉和理会。除了我之外。因为
那些是本人独特的记忆。它们存在在楼梯每一层每一个角落里。每次看,都会
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捣蛋模样。
家马路对面的是条巷子,以前放学没事就会和一大群朋友去踢球,然后满头大汗的用那
仅有的零用钱去士多(小卖部)买汽水。还可以去面铺吃牛杂,肠粉等小吃。
小时候那几块钱总觉得可以买很多东西。
有时候省下那钱,就会跑到玩具铺去买玩具。
回想起当年,总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就24了我。不过回忆里的那种开心到今天依然
存在。原来童年是这么可贵的,小时候那个不懂事的我,今天也成这么大的一个人了。
人成长了,城市也随着成长。
今天的广州,很现代很奢华。高楼大厦一座比座高,一座起得比一座密集。
以前的西关大街如今成了混泥土堆积成的森林。便利商店代替了士多。
广州它蜕变了,变得不一样了。变得不在有独自的味道。
看到自己以前家附近的那些小巷平房都拆成瓦砾,感觉这个时代很残酷。
就像改朝换代一样,把旧的东西给毁灭掉。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这些破烂房子和窄小巷子根本就不值一提。
不过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里,他们充斥着我们童年的回忆与广州
珍贵的文化。西关大街如今仅有的旧式骑楼和洋房现在就像北京的四合院那样的
珍贵与稀有。只可惜它们都给政府刻上了拆字的标签。
老一代的广州人得到的只是那少少的赔偿,少到可能连新的房子都负担不起。
一句拆旧换新,多少人失去了家,多少人失去了回忆。
现今的楼房就像电影里的克隆人一样,看上去都是冰冷的,没有内在的。
广州啊,这些年里,你也许已经变成了一座没有感情没有记忆的城市。
每次看到你的变化,都会让我觉得心酸。
每次走在自己家附近仅有的小巷,我都会多看清你几眼。
也许某一天那些街坊邻居们和这些充满文化气息的房子都会一去不返。
每当我走累了的时候,我都会坐在那仅有的士多,买上一瓶价钱十年
不变的汽水。到处张望着生活在这里的一切。小孩们的你追我赶,
中年大婶们的谈话,老年们的下棋与打麻将。这所有的所有,都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生活。
也许在过个10年,20年,我再也看不到这样独特温馨的画面了。
今天的我不能为广州的变化做出什么像样的事情,也许也只能用这么一篇文章,
这么一小段童年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其实我们有义务去保留那些
只有我们独有的文化和回忆。
如果要问什么东西是最珍贵?
那么我会说:即将消失的东西,和已经变成回忆的东西最珍贵。
前一篇:妈妈以后我再也不顽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