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遇海昏侯(5)

(2024-06-21 09:10:17)
标签:

上海

闵行

博物馆

拍摄

展览

分类: 博物馆院
堆金聚币
——上海闵行博物馆《相遇海昏侯》展之五

   展厅现场,雁鱼形铜灯 海昏侯博物馆藏。
   青铜缸灯,结构繁复,由器座、托盘、侧面灯罩、顶部灯罩和弧形烟管组成。器座为球形腹鼎,兽蹄足,肩部两侧有弧形向上的出烟管。座上有一圆形托盘,盘底有一圆筒,可与底座相套。托盘内有一圆形灯盘,两者之间有两个可分离的弧形灯罩,移动灯罩,可挡风和调整光照方向。此灯利用虹吸原理,灯腹装水,烟通过烟管到达腹中溶于水,防止了燃油灯对室内造成污染,更利于照明之用。
    缸灯是汉代出现的灯具,以其独特的造型、多功能的用途和精湛的工艺,深得贵族豪门的喜爱。《广雅·释器》说“凡铁之中空而受枘(rui,音锐)者,谓之缸”,即空管状结构。缸灯常被设计成人、牛、凤和雁鱼等造型,巧妙利用形体本身的部分作为导烟管如人的手臂,牛的双角,凤、雁的颈部等。
五连枝青铜灯
    五连枝青铜灯为组合灯具,通体鎏金,分为灯座、灯柱、灯枝和灯盘四部分,整器似树形,灯体部分构造成树枝状,枝顶嵌有灯盘。灯座呈圆形,镂空雕刻两组动物型纹饰,形似龙纹。灯柱细圆,整体一节,底部呈喇叭状与灯座相连。灯枝分上下两层,每层从灯柱两侧对称伸出横向的S形曲枝,以榫卯结构和主杆相连。连枝灯的造型取材扶桑神话,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至汉代极为流行。这件连枝灯出土于主椁室西室南部,与博山炉配套使用,蕴含汉代盛行的“升仙”思想。



相遇海昏侯(5)

闵行博物馆《相遇海昏侯》展厅

相遇海昏侯(5)

据悉,雁鱼形铜灯是一对,此次来上海的是其中的一座,还有一座则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里展出。雁鱼形铜灯由雁首衔鱼、灯罩、灯盘(残缺)、灯座四部分套合而成。整体造型奇特,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雁体态宽肥,颈修长,身两侧铸出羽翼,有短尾,双足并立,掌有蹊。雁颈与雁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及雁颈、体腔均中空相通。灯盘圆形,直壁,浅腹,内有两道直壁圈沿。灯以大雁颈脖为导烟管,将油脂燃烧产生的烟雾导融于大雁腹部水中而达到室内清洁。整器造型写实、设计巧妙,技艺高超、保存较好,具有先进的环保理念,集美观与实用一体,体现了汉代的美学理念和制造水平。

相遇海昏侯(5)

闵行博物馆《相遇海昏侯》展厅

相遇海昏侯(5)

闵行博物馆《相遇海昏侯》展厅

相遇海昏侯(5)

闵行博物馆《相遇海昏侯》展厅

相遇海昏侯(5)

闵行博物馆《相遇海昏侯》展厅

相遇海昏侯(5)

闵行博物馆《相遇海昏侯》展厅   闲情雅趣

相遇海昏侯(5)

闵行博物馆《相遇海昏侯》展厅

相遇海昏侯(5)

闵行博物馆《相遇海昏侯》展厅

相遇海昏侯(5)

闵行博物馆《相遇海昏侯》展厅

相遇海昏侯(5)

闵行博物馆《相遇海昏侯》展厅

相遇海昏侯(5)

闵行博物馆《相遇海昏侯》展厅

相遇海昏侯(5)

闵行博物馆《相遇海昏侯》展厅

相遇海昏侯(5)

闵行博物馆《相遇海昏侯》展厅

相遇海昏侯(5)

汉初治国,崇黄老之学,循无为而洽;汉武帝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成为正统思想,受到统治阶层的极大推崇,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至尊地位由此正式确立。儒教一尊渐成大汉风尚,传习儒学亦成街巷热谈。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孔子徒人图漆衣镜及大量儒家经典,是为实证。
展厅尾端展出的孔子徒人图漆衣镜(复制件)
展厅尾端,呈现的一件刘贺墓主椁室西室出土的孔子徒人图漆衣镜(复制件)。孔子徒人图漆衣镜,衣镜整体呈矩形,正面为抛光镜面,背面为素面,四角与中部各有一半环状钮。镜框围在铜镜四周,镜盖在镜框内,有铜合页将盖板与镜框相连,可开合。其镜匣上绘有孔子及其五个弟子画像,图像两侧为墨书记载该人物生平及言行的传记。
这是目前已知最早孔子形像。画像中的孔子头戴小冠,长须,着深色长袍,穿翘头履。体现了汉代“崇儒”的文化风尚,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史文化转折的印证。镜匣四周边框用白色粗线条勾绘边线,分割出相对独立的空间,内绘神兽和仙人图案,如西王母、东王公、羽人以及白虎、仓龙、玄鹤、凤凰等。将东王公神格和图像的出现时间,由东汉提前到了公元前1世纪,为研究汉代神仙图像提供了珍贵的新线索。而为了进一步讲述,主办方还通过视频和详细图解解析这一文物故事。

相遇海昏侯(5)

闵行博物馆《相遇海昏侯》展厅

相遇海昏侯(5)

闵行博物馆《相遇海昏侯》展厅

相遇海昏侯(5)

闵行博物馆《相遇海昏侯》展厅

相遇海昏侯(5)

闵行博物馆《相遇海昏侯》展厅

相遇海昏侯(5)
闵行博物馆《相遇海昏侯》展厅   儒风南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