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义庙
(二)
(接前篇)三义庙拜殿内有两组2.2×2.3米的黑色大理石画像石刻,东墙南首为《桃园三结义》,西墙南首为《三英战吕布》。大理石画像石刻之后,各有四通青石画像碑,白描。东边依次为《张翼德怒鞭督邮》、《云长延津诛文丑》、《关云长义释曹操》、《玄德进位汉中王》;西边依次为《关云长刮骨疗毒》、《关云长单刀赴会》、《玄德智娶孙夫人》、《张翼德义释严颜》。正殿五开间,深8.5米,抬梁式屋架,天花板不作彩绘,花雕饰檐撑。大殿中部三间靠后墙处设神龛,内有塑像:刘备居中,高2.8米;东为关羽、西为张飞,均高2.6米。三像造型根据《三国演义》描写而作,形象较年轻,生气勃勃,着单色布衣,是结义后创业时期的形象,很符合“三义庙”民间风俗庙宇的特点。
原庙宇有四进五殿,现只存拜厅、正殿。正殿为五间二层,木石结构,琉璃瓦盖顶。殿中石柱上分别刻有对联七副,书法、刻工俱佳,很有欣赏价值。正殿内塑有刘、关、张的泥塑像。如果说武侯祠原塑像造型更多参考历史的话,三义庙塑像造型则主要表现了文学与民俗。正殿正中、刘备塑像前,悬挂着一方“神圣同臻”大匾,上款为“道光乙巳年艾月吉旦”,下款为“靴鞋行众姓弟子立”。刘备幼年丧父,家境清贫,曾经“贩履”。《三国志·先主传》说: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三国演义》中,袁术曾大骂刘备为“织席编履之夫”,曹操骂刘备为“卖履小儿” 。
对此,诸葛亮还曾专门进行过驳斥,说:“昔高祖皇帝,起身乃泗上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履,又何足为辱乎?”我国古籍中有关“贩履”、有名有姓的,就数刘备最早,他又富有影响。明清时期,民间行会兴起,如木工尊鲁班为祖师爷一样,制鞋、修鞋、贩鞋等一切与鞋有关的行业,都尊刘备为祖师爷。清代成都靴鞋业行会每年到武侯祠或三义庙开会,拜祭刘备,协调关系,洽谈生意、制订条款,调解纠纷等。据有关资料,当时成都靴鞋业行会的主要据点在成都南门一带。时至今日,成都武侯区制鞋业发达,“中国女鞋之都”崛起,
[1] 与此传统不无影响。
三义庙
三义庙
三义庙
三义庙
三义庙
三义庙
三义庙
三义庙
三义庙
三义庙
三义庙
三义庙
三义庙
三义庙
三义庙
三义庙
三义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