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疆坎儿井(2)

(2023-03-06 10:15:32)
标签:

新疆

旅游

坎儿井

拍摄

2

分类: 旅游足迹
新疆坎儿井
(二)
   
    吐鲁番位于新疆东部,距中原地区较近,是古西域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的地区之一。同时,从汉代开始,吐鲁番地区一直是匈奴、鲜卑、柔然、高车、突厥、回鹘、契丹和蒙古等游牧民族西进过程中的必争之地,是中原王朝的屯兵要塞,也是丝绸之路通向西域的必经之地。汉代以来吐鲁番水资源大范围的开发利用,使得我们的先人依托水资源把吐鲁番建设得更美,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绿洲文明,让它成为了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枢纽。据《汉书西域传》的记载,在当时的吐鲁番绿洲文明中,交河和高昌古城最为著名。由于自然条件优越,交河城成为有确切记载的吐鲁番最早的绿洲王国,是西汉时期西域地区车师前国都城所在地。公元前48年,汉朝在此设戊己校尉府,对吐鲁番的屯垦事业和水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为吐鲁番地区带来了一轮农耕文明的发展的高峰。公元450年,北凉政权攻破交河城,灭车师前国。交河城的衰败,使得吐鲁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转至高昌。公元840年,漠北草原回鹘西迁至此,建立高昌王国。十三世纪中叶后,天山以北蒙古族多次侵犯回鹘高昌国,战争持续40年之久,交河和高昌城在战乱中被毁,自此逐渐废弃。特殊的自然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兵燹不断的历史背景,使得这两座古城的建筑产生了多文化融合交流的地域特点。其中,交河城建在两河交汇处一片开阔的台地上,整座城市完全是在天然的生土层上向下掏挖而成,这座为适应当地地质特点而挖掘出来的城市目前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土城遗址。同时根据历史发掘资料,学术界发现交河城发展进程中,交河城的水资源利用经历了从最初的城中无井,到后来几乎每个家庭和较大寺院都有自己的井的发展历程。多数情况下,井深达30米左右的现象,则是该城建筑与生活方式随所在台地两侧河流不断下切而调整的有力见证。另外,一种较为清晰的历史学观点认为,高昌城在唐代之所以能够建立起王国,与当地坎儿井的使用,使其产生了较为发达的灌溉农业具有密切的关系。


新疆坎儿井(2)

新疆坎儿井暗渠

新疆坎儿井(2)

新疆坎儿井暗渠

新疆坎儿井(2)

新疆坎儿井暗渠

新疆坎儿井(2)

坎儿井水质分析报告

新疆坎儿井(2)

坎儿井

新疆坎儿井(2)

坎儿井

新疆坎儿井(2)

坎儿井  暗渠

新疆坎儿井(2)
坎儿井博物馆
新疆坎儿井(2)

坎儿井博物馆

新疆坎儿井(2)

坎儿井

新疆坎儿井(2)
坎儿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统万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