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大押(续)
(接前篇)清末民初广州珠江北岸,老城区东西全长不过4公里左右,民居商铺鳞次栉比,多为低矮平房,城市制高点除了越秀山镇海楼、石室(圣心大教堂)、六榕塔和光孝塔外,其余的地标式建筑竟是六座大当铺,它们自西而东顺次排列,分别是西关大押(西关)、宝德大押(宝庆中约)、迪吉大押(梯云路)、昌兴大押(龙津西)、宝生大押(西门口)和东平大押(大东门)。这六座大当铺均高出全城天空的轮廓线,最高的要数西关大押,第二的是东平大押,第三的是宝生大押。
广州典当业鼎盛期在清末民初,全城总数超过400家,真是“当铺多过米铺”,主要群集于商业旺地西关一带,当时流传一句行话“要找老当铺,先到西关来”。在当时,进出银行是体面兴旺的表示,涉足当铺则被视为败家行为,所以,大凡当铺入门正中处,必置一座高大屏风,俗称“遮羞板”,藉以遮挡行人视线。
到了上世纪30年代以后,广州新式银行陆续开业,典当生意不断受到挤压,加之政局动荡,当铺经营艰难,最终由盛转衰,一批批“执笠”。
东平大押就是一座典当博物馆。一楼是主展厅,复原了明末清初当铺的高柜台和典当的场景。二楼展示了近代典当的文史资料、图片和实物。三楼则展示了现代典当业的发展和革新,同时也用作举办各类典当物品的鉴赏和知识讲座。此类博物馆除澳门设有外,广州的东平大押是内地首家典当博物馆。
广州的东平大押楼梯
东平大押的楼梯,沿梯而上
东平大押历史图片
东平大押的展示
东平大押的展示
东平大押的展示
东平大押展示历史图片
东平大押展示历史图片
东平大押展示历史图片
东平大押展示内容
东平大押展示历史内容
东平大押的展室
东平大押的建筑
东平大押附近桥梁
东平大押的大东门桥
东平大押附近市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