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花岗

(2022-03-24 09:10:27)
标签:

广州

起义

烈士

陵园

黄花岗

分类: 粤桂足迹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又称黄花岗公园,在广州市越秀区白云山南麓先烈中路,是为纪念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广州三·二九起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
    黄花岗原名红花岗,潘达微在安葬了烈士后,认为“红花”不及“黄花”一词雄浑优美,因此,在介绍烈士安葬情况的报道上,把红花岗易名为黄花岗。从此改名沿用至今。
    1912年,广州军政府拨款10万元在原墓地建烈士陵园,孙中山亲自栽植了青松,并为墓园手书“浩然正气”四个大字。以后墓园还多次扩建。经核实,墓园收殓了喻培伦、林觉民等有姓名、事迹可考的烈士86名。
   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陵园建设,筑起围墙,加强整治保护。1961年被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和1986年政府两次拨款维修,使浩气重光,1986年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名“黄花浩气”。陈运和诗《黄花岗》赞“你是部耐读的黄封面的书即使时间从这儿飞逝但上面的标点仍凝满殷红的血”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是广州作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纪念公园。 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浩气长存。竣工于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正门牌坊长31米、宽3米、高13米。门额上以花岗石镌刻着孙中山先生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贴金大字。从词义上说,浩气就是正气。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默池。甬道尽处为一半月形小池,称“默池”。默池之上建有一座单拱石桥,桥面上的细密台阶让行走其上的人自然低头缓步,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设计可谓入心。过桥即可见两株高大茂盛的细叶榕树,左边一株为时任非常国会众议院议长吴景濂手植,右边一株为时任非常国会参议院议长林森手植,栽植时间为1920年。

黄花岗

香炉。过手植树拾阶而上,第一层台基两端各有一座石构香炉,上面分别刻有“旅暹中国国民党同心敬”和“七十二烈士坟”字样。这对由旅居泰国的国民党人敬献的香炉,在形制显然具有一些泰国同类物件的特点。

黄花岗


在七十二烈士墓西侧绿树丛中,有一座石构小亭,称“碑记亭”,亭内立有一通石碑。石碑正面碑额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碑”,刻制时间为1919年,监修人为林森,书丹者为汪兆铭,也就是汪精卫。碑文中详列了1911年广州起义中牺牲的72位烈士的姓名和籍贯,排在第一名的是来自福建闽侯的方声洞,其后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林觉民。林觉民的一封《与妻书》让人荡气回肠,方声洞的一封《禀父书》同样令人心潮澎湃。

黄花岗

石碑背面碑额为“补书辛亥三月二十九广州革命烈士碑”,刻制时间为1932年,书写者为国民党元老胡汉民。碑文内补录了13位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烈士的名字。至此,广州起义牺牲烈士的名单加长到85位。这些烈士平均年龄不到30岁,既有学生、教师、记者、教士这样的知识分子,也有工人、农民、商人、军人这样的普通社会成员。
 
黄花岗

1934年,国民政府在对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进行大规模整修时,在叠石台后竖立纪功碑,碑阳刻国民党元老邹鲁撰写的《广州辛亥三月二十九日革命记》,碑阴将85位广州起义烈士的姓名悉数收录。

黄花岗

碑记亭的对面有一通卧碑,正面碑额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碑记”,刻制时间为1919年,撰文者还是邹鲁,书丹者为胡毅。胡毅为番禺人,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曾在广东都督府、广州大元帅府任职,以书法见长。
 
黄花岗

在与碑记亭大体对称的位置上,是“奏乐台”。这是一座石砌平台式建筑,是举行大祭时乐队演奏乐曲的地方。奏乐台上四通西式石碑上分刻“与众乐乐”四个大字,非常夺目。“与众乐乐”一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与民同乐,就是社会成员要为整个社会谋福祉,要为中华民族复兴去努力。110年前的黄花岗烈士们就是这样去做的。
 
黄花岗

由史坚如墓祠转东,可见一座六角重檐攒尖顶小亭,亭内所立石碑即俗称的“地界碑”。该碑竖立于1924年,碑文为由广东革命政府大本营军政部和广东省政府联合发布的公告,联署人为大本营军政部部长程潜和广东省省长廖仲恺。公告明确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的四至范围,并要求陵园范围内的所有民间旧坟限期迁出,同时做出了“嗣后无论何项有功之人,其遗骨概不得附葬”的规定。但此项规定在后来并未得到严格执行,而潘达微先生恰恰是因为这条规定被挡在了黄花岗之外。

黄花岗

地界碑北是一座方池。这座方池是1921年由国民党菲律宾第一支部、第二支部捐资营造的。方池呈长方形,周边围以中国传统样式的石雕栏杆,池中心的水法则是典型的西洋样式,水法基座正面镌有“驻菲律滨埠中国国民党第一支部第二支部敬献”字样。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龙柱。国民党安南党部于1926年3月(民国十五年献造)。用著名的连柱青石雕刻而成,高3米,柱身为倒卷的青龙,柱底为鲤鱼跃龙门。这对龙柱,体现了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腾飞而奋斗的磅礴气势。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的龙柱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黄花岗墓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