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幢·石塔
灵隐景区不小,进入景区,首先是飞来峰石刻、其次是天下第一财神庙(灵顺寺)、然后韬光寺和永福寺,一一走过,最后来到压轴的灵隐寺。灵隐寺在杭州属于旅游者必去的地方之一,名气真的是很大。
杭州的灵隐寺天王殿的东西侧,有两个石经幢,看上去很是历史久远。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灵隐寺最具价值的,是吴越国所立的两经幢、两石塔。但很多游客来此参观,匆匆进入,对这两经幢不很留意,一瞥而过,很多人可能看都不看,就迅速进入寺院。其实,这两经幢极具价值。经幢分别位于灵隐寺天王殿的东西侧,据经幢所镌之《建幢记》及附记中所载:石幢由吴越国王建造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原立于钱氏家庙奉先寺,后吴越国纳土于宋,奉先寺毁,乃于景佑二年(1035年)由灵隐寺住持延珊迁建于今址,原为十二层,现已残损,为多层八面形,下部三层须弥座从下到上分别雕刻云龙、菩萨、佛,幢身上刻“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和“大佛顶陀罗尼”经文。现存塔的残高为十一米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隐寺的双石塔建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此时吴越国尚未灭亡,末代吴越国王钱弘俶重修灵隐寺时而立。当时立塔四,今唯存大雄宝殿前东西两侧之双塔。两石塔相距42米,皆为八面九层,仿木构楼阁式塔。塔筑于青石铺就平台之上,方石雕刻砌筑而成。底部覆莲金刚须弥座,束腰处似刻有铭文。从底层开始至塔顶逐层递减,塔身收分明显,线条流畅。塔基为盘石与须弥座,上各层、各面雕刻佛、菩萨等。塔身每层设平座回廊,仿木结构重檐,八角倚柱、平座回廊、檐椽斗拱、檐面筒瓦皆石雕而成,虽残缺严重仍能看出雕刻精细。每层的东、南、西、北四面辟壶门,线条流畅,一至三层壶门两侧雕有供养人像。其余四面,一层雕供养人像,二层刻佛教经文,三层及以上雕刻佛像。三层佛像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四层至九层则为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顶部石雕八脊封檐,但塔刹已损毁缺失。

灵隐寺天王殿前东西侧两经幢的介绍

灵隐寺天王殿前东西侧的石经幢

灵隐寺石塔和经幢的国家重点文保碑

灵隐寺天王殿前东西侧的石经幢

灵隐寺天王殿前东西侧的石经幢

灵隐寺石经幢的简介

灵隐寺天王殿前东西侧的经幢

灵隐寺碑亭

灵隐寺的出口

灵隐寺天王殿前东西侧石经幢

灵隐寺大雄宝殿前的两石塔

灵隐寺大雄宝殿前的两石塔

灵隐寺大雄宝殿前的两石塔

灵隐寺大雄宝殿前两石塔

灵隐寺大雄宝殿前两石塔

灵隐寺大雄宝殿前两石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