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忠烈祠

(2019-03-06 14:40:08)
标签:

杂谈

杭州

岳王庙

纪念馆

忠烈祠

分类: 纪念展馆
忠烈祠
    来到了忠烈祠门前,看到的这个忠烈祠的建筑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庄重宏伟。檐间有个巨匾,金底黑字,“心昭天日”。意思是岳飞的心像太阳一样明亮照人。岳飞受冤入狱,然后又被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临刑前,宁死不屈的岳飞在狱案上愤笔题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借此来指责秦桧等人的罪恶,再次向世人表白他的光明磊落,忠心报国的情怀。这块匾,是由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叶剑英1979年重书的。
    进入殿内参观,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不凡的岳飞塑像。可以看到岳飞头戴金盔,身穿紫色蟒袍,左手握拳,右手按剑,威武庄严。这座塑像据介绍是由浙江美术学院教授,陈长庚老师创作的,在岳飞塑像的上面有一个巨匾,上面题写还我河山,字体飞逸俊挺,相传是岳飞本人的真实手迹,这四个字表达了岳飞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美好愿望,也是岳飞终身的奋斗目标。
    岳王庙的主建筑物忠烈祠,这是一座重檐歇山顶,面阔5间的大殿。各位请抬头看,忠烈祠正中间悬挂着一块“心昭天日”的横匾。这里面有个感人的故事。说的是当年大理寺主审官何铸等人严刑拷打岳飞,逼他在预先准备好的假供词上画押,岳飞万般无奈之中,他脱去上衣,让何铸等人看了背上的“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满腔愤怒的在供词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意思是说天上的太阳是明亮的,我的心像太阳一样光明磊落,我抗金报国的心境只有苍天才明白,我的冤案总有一天会得到平反昭雪的。据说当时何铸也大为感动,潸然泪下。我国已故的叶剑英元帅根据这个故事写下了“心昭天日”这块匾,然而叶帅却没有在这块匾上落款,那是他为了表示对岳飞的敬仰之情,自谦自己不能和岳飞相提并论而没有签名。
     迎面看到的岳飞的坐像,高4.75米,是1979年由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现在的中国美院的师生创作的。只见岳飞头戴红缨帅盔,身着紫色蟒袍,臂露金甲,足蹬武靴,右手握拳,左手按剑,目光炯炯,英姿飒爽。稍加注意,岳飞的帅盔,金甲,武靴体现了武将的风采而蟒袍则是王者的打扮,这是因为岳飞虽为武将,但死后被追封为鄂王,官至一品,官服为紫色,绣3条蟒袍。再看坐像的上端,有一块“还我河山”的草书横匾,这是岳飞的亲笔手书,它是这位抗金英雄毕生奋斗的目标。
    往左右两侧看,看到墙壁各有两个大字,“尽忠”和“报国”,仔细的朋友会看到落款是“莆人洪珠书”。题写这四个字的是洪珠,福建莆田人。明嘉靖十四年,巡按浙江侍御史张景,来到岳飞墓,读《满江红》深为岳飞的爱国精神所感动,认为岳飞的一生无愧于他的誓言“尽忠报国”,后来他就命参政洪珠书写尽忠报国四个人,然后找人刻成碑,立在岳飞墓的南侧,后来历经变迁,现在被安置在忠烈祠的殿内。
    殿内的墙壁上,还看到有九幅大型的彩色壁画,是1981年,由浙江美术学院的画家们,根据岳飞的历史题材创作出来的。


忠烈祠
忠烈祠的文字说明

忠烈祠
岳王庙忠烈祠正殿

忠烈祠
忠烈祠的门前对联

忠烈祠
忠烈祠门前的对联

忠烈祠
忠烈祠的岳飞塑像

忠烈祠
忠烈祠的悬挂的匾额

忠烈祠
忠烈祠悬挂的匾额

忠烈祠
忠烈祠的雕梁画栋

忠烈祠
忠烈祠的雕梁画栋

忠烈祠
忠烈祠内福建人洪珠的题词

忠烈祠
看到的第一幅画,名为勤学苦练,岳飞,字鹏举,出生在河南汤阴县程岗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相传岳飞出生的时候正好有一只大鸟从家屋顶飞过,岳飞的父亲认为这个是个很吉利的预兆,就给儿子取名飞,字鹏举,希望他长大后能鹏程万里。岳飞没有遇到一个和平年代,当时的朝政非常腐败,宋徽宗迷恋酒色书画,不关心朝政,国弱民贫,军备废弛。当时北宋的边境上,西北建立了西夏政权,东北有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他们与北宋时战时和,岳飞这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从小受尽了社会不安定所带来的无尽困苦。这样也磨练了岳飞不怕艰辛,刚毅顽强的性格。
岳飞自幼好学,天分过人,臂力超群,尚未成年就能拉开三百斤的劲弓。他的外祖父姚大翁一心想把岳飞培养成为一个对我家有用之才,岳飞11岁跟陈广学刀枪,之后和周同学剑术,岳飞能够左右开弓,百发百中,学到了一身过硬的本领。

忠烈祠
第二幅画是“岳母刺字”。在金军南下,国家危亡,民族兴衰的重要关头,岳飞毅然从军,走上了抗金战场。岳飞的母亲在岳飞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个字来勉励自己的儿子,这幅画反映了流传八百年的经典母教典范故事。

忠烈祠
第三幅画是“收复健康”。建炎四年,金军在受到江南军民沉重打击后,准备长江被撤,岳家军从宜兴出发,一路紧追不舍接连取得了清水亭,牛头山,静安等大捷将金兵逐出江南,赶过长江以北。为江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奠定了基础。岳飞从此名声大振,岳家军,名镇四海。壁画当中描绘的是岳飞带领士兵痛击金兵的战争场面。

忠烈祠
第四幅画是“还我河山”。在抗金的战场上屡见战功的岳飞,在战时闲暇经常放眼远眺中原,抒发自己要恢复故土,统一祖国的爱国情怀。

忠烈祠
第五幅画是“联结河朔”。在中原的沦陷地区,人民自发组织起来,反抗金兵的掠夺和奴役。岳飞十分重视人民的抗金力量,制定了“联结河朔”的战略方针,策动,支援,两河抗金义军,与岳家军军事行动,相互配合,夹击敌人。它体现了岳飞杰出的军事思想。壁画描绘的是梁兴、赵云等河北义军投归岳家军的场面。

忠烈祠
第六幅画“郾城大捷”。绍兴十年,岳飞率军第四次北伐,完颜兀术带领数万精兵偷袭岳家军所在部的郾城,岳飞带领为数不多的士兵出城迎战,用巧妙的战术,化解了金兵的“拐子马”,“铁浮图”,打败金兵,取得大捷。老百姓无不欢声雀跃,举杯庆贺,迎接凯旋的岳家军。

忠烈祠
第七幅画是“被迫班师”第四次北伐胜利以后,形势一片大好,恢复中原指日可待。但是宋高宗,秦桧主和派下令撤回军队,不再北上,连发了十二道金牌,切断了岳家军的军事补给,在这样的情况下岳飞为了避免全军覆没无奈班师,百姓听说班师无不下跪挽留。岳飞极其无奈。

忠烈祠
第八幅画“风波冤狱”。秦桧罗列岳飞谋反罪名,将岳飞关进大理寺监狱,岳飞刑前在狱案上写了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抒发了自己光明磊落的情感。

忠烈祠
第九幅画大好河山。描绘了祖国的锦绣山河,由于南宋最高统治集团的投降妥协,失去了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大好时机,长久的南北分裂,局势混乱,破坏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给各族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忠烈祠
第九幅画“大好河山

忠烈祠
忠烈祠内福建人洪珠的题词“报国”

忠烈祠
忠烈祠内福建人洪珠的题写的“国”字

忠烈祠
忠烈祠内的游客

忠烈祠
忠烈祠内的匾额“光照后人”和“碧血丹心”

忠烈祠
忠烈祠内画家刘海粟书写的“精忠报国”匾额

忠烈祠
忠烈祠内的行书匾额“壮志凌云”

忠烈祠
忠烈祠内的篆体匾额“忠孝千秋”

忠烈祠
忠烈祠内赵朴初书写的匾额

忠烈祠
忠烈祠内书法家启功书写的匾额“忠义常昭”

忠烈祠
忠烈祠内的洪珠题写的“尽忠”二字

忠烈祠
忠烈祠内

忠烈祠
忠烈祠叶剑英题写的“心”的匾额

忠烈祠

忠烈祠
忠烈祠的古树名木

忠烈祠
忠烈祠的古树

忠烈祠
忠烈祠


忠烈祠

忠烈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忠烈祠配殿
后一篇:精忠柏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