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058295353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祈梦殿
(2019-02-01 16:44:27)
标签:
杭州
于谦祠
祈梦殿
杂谈
分类:
纪念展馆
祈梦殿
于谦祠有个偏殿,就是祈梦殿。据介绍,在杭州百姓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周公新郡城隍,于公谦都城隍。从这句谚语可以知道,杭州百姓将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于谦视为城隍之神。那么位于杭州三台山于谦祠内的这间偏殿,为什么叫祈梦殿?而不是叫城隍庙呢?于谦和祈梦又有什么关联呢?看了介绍,了解
于谦祠祈梦的历史渊源。
就知道为何称祈梦殿。
据《异梦记》和《山窗杂录》等古籍记载,于谦祠祈梦习俗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有一天,浙江巡抚傅孟春在于谦祠露宿,梦见于谦对他说他的谥号“肃愍”不恰当,请求朝廷更改。第二年,万历皇帝果然也觉得于谦的谥号不恰当,因为“肃愍”只表现了于谦刚正不阿的一面,没有表现他忠贞爱国的一面,于是万历皇帝将于谦的谥号改为“忠肃”。如此一来,人们便纷纷到于谦祠祈梦,几乎夜夜都不间断,人多的时候烛光闪亮,如同白昼。于谦从小发愤读书,后来以科举夺名而走上仕途生涯,因此深得书生们的景仰,他们视于谦为“梦神”。为了得到梦神保佑考取功名,在浙江省乡试之年的农历八月二十左右,书生们相继来到于谦祠祈梦。就这样,祈梦成了杭州民间的一种习俗。当然,这是官方的一种说法。
第二种是民间流传较广的一个异闻传说,正是非常有趣。传说曾经有三个考生同时来到于谦祠祈梦。其中有两个人整晚都没做梦,另一个人梦见于谦对他说:“明日一早,你去看看墙外照壁就知道考试结果。”这个人醒来后就将他的梦境告诉了另外两个人。他们听后心里自然不高兴,于是趁着黑夜偷偷摸摸地在照壁上写了“不中”两个字。大家知道,古代的文字是竖着写的,他们在匆忙之下,不小心把“不”字给上下断开了,这样一来,这个“不字”就成了“一个”的字样。第二天,三个人一起去看的时候,只见照壁上写着“一个中”。最后考试的结果恰好是有梦的考生中了秀才。于是,来于谦祠祈梦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从古到今,祈梦的灵验都只是一种传说,但它寄托了人们希望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美好愿望。如今,于谦祠祈梦活动吸引了广大的中小学生,祈梦殿也已成了青少年立志的场所。孩子们把自己的美好心愿写在祈梦牌或祈梦带上,挂在祈梦殿前,更多的是为了缅怀心中的英雄,从而树立起远大的志向。先不讨论唯物还是唯心,
古为今用,
这可是的祈梦新意,有点正能量哦!
于谦祠祈梦殿
祈梦殿的于谦画像
祈梦殿的三台梦迹说明
祈梦殿展示于祠旧貌图片
祈梦殿展示内容
祈梦殿展示的《
异梦记
》
祈梦殿展示的《山窗杂录》
祈梦殿展示的祈愿牌
祈梦殿关于于祠祈梦的说明
祈梦殿展示内容
祈梦殿展示内容
祈梦殿的展示
祈梦殿的展示
祈梦殿的展示
祈梦殿的展示
祈梦殿的大幅壁画
祈梦殿的于谦画像
祈梦殿的壁画
祈梦殿
祈梦殿悬挂的祈愿牌
祈梦殿的墨子关于梦的名言
祈梦殿
祈梦殿的楹联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于谦祠
后一篇:
于谦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