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人”和机遇
记得哪位作家说过,人生紧要处就这么几步。说句老实话,胡雪岩的“逆袭”和“发迹”,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用现在的话说,人的生命历程中要有机遇,他的人生道路,庆幸是有其生命中的“贵人”不断提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为胡氏创造出了重要的机遇。而往往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岂不知许多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致使很多重要的人生“机遇”擦肩而过,白白丧失了。你想想,胡雪岩是何许人也,为此,他绝不会放过这“咸鱼翻身”的机会,在人生的低谷,他紧紧抓住了这个重要的人生机遇。为以后的成功“逆袭”埋下了伏笔,也奠定和夯实了未来“出人头地”的基础。现在看来,如果阜康钱庄的于掌柜是胡雪岩第一个生命中的“贵人”,那么,王有龄就是胡雪岩生命中的第二位“贵人”。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26岁的胡雪岩结识“候补浙江盐大使”王有龄,挪借钱庄银票500两银钱,帮王有龄补实官位(此故事来自高阳小说,有专家指出历史上王有龄并非因胡雪岩的五百两白银的资助而起家,此为小说家杜撰而已,因此有待考证),事发,被赶出钱庄。
清咸丰元年(1851年),王有龄奉旨署理湖州知府一职,不久后调任杭州知府。在王有龄任湖州知府期间,胡雪岩开始代理湖州公库,在湖州办丝行,用湖州公库的现银扶助农民养蚕,再就地收购湖丝运往杭州、上海,脱手变现,再解交浙江省“藩库”,从中不需要付任何利息。接着说服浙江巡抚黄宗汉入股开办药店,在各路运粮人员中安排承接供药业务,将药店快速发展起来。
清咸丰十年(1860年),胡雪岩37岁时,王有龄升任浙江巡抚,感恩图报,鼎力相助胡氏的“阜康钱庄”。之后,随着王有龄的不断高升,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除钱庄外,还开起了许多的店铺。庚申之变成为胡雪岩大发展的起点。在庚申之变中,胡雪岩处变不惊,暗中与军界搭上了钩,大量的募兵经费存于胡的钱庄中,后又被王有龄委以办粮械、综理漕运等重任,几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经。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太平军攻打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食接济清军。是年底,杭州城破,王有龄因丧失城池而自缢身亡,生命中第二个贵人没了,胡氏顿失依靠。按理说,没了靠山,胡氏该走下坡路了吧,谁知吉人自有天相,胡氏还是继续走红运,这时候出现了胡雪岩生命中第三个“贵人”左宗棠,这个左宗棠由曾国藩疏荐的出任浙江巡抚,督办军务。
清同治元年(1862年),胡雪岩获得新任闽浙总督左宗棠的信赖,被委任为总管,主持杭州城解围后的善后事宜及浙江全省的钱粮、军饷,使阜康钱庄大获其利,也由此走上官商之路。
在深得左宗棠信任后,胡雪岩常以亦官亦商的身份往来于宁波、上海等洋人聚集的通商口岸间。他在经办粮台转运、接济军需物资之余,还紧紧抓住与外国人交往的机会,勾结外国军官,为左宗棠训练了约千余人、全部用洋枪洋炮装备的常捷军。这支军队曾经与清军联合进攻过宁波、奉化、绍兴等地。
清同治三年(1864年),自清军攻取浙江后,大小将官将所掠之物不论大小,全数存在胡雪岩的钱庄中。胡以此为资本,从事贸易活动,在各市镇设立商号,利润颇丰,短短几年,家产已超过千万。
太平军消灭后,胡雪岩的银号开进杭州,专门为左宗棠筹办军饷和军火。依靠湘军的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二十余处,同时兼营药材、丝茶,开办了至今仍在营业的胡庆余堂中药店,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成为当时的“中国首富”。
在左宗棠任职期间,胡雪岩管理赈抚局事务。他设立粥厂、善堂、义垫,修复名寺古刹,收殓了数十万具暴骸;恢复了因战乱而一度终止的牛车,方便了百姓;向官绅大户劝捐,以解决战后财政危机等事务。胡雪岩因此名声大振,信誉度也大大提高。
试想一下,没有王有龄的提携,没有左宗棠的信任,胡氏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吗。对一个草民来说,“贵人”和“机遇”是多么的重要。
下面请继续观看胡雪岩旧居的照片。
胡雪岩的旧居
胡雪岩旧居
胡雪岩旧居的精致人物木雕,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胡雪岩旧居精致人物木雕,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胡雪岩旧居
胡雪岩旧居的鸳鸯厅
胡雪岩旧居精致人物木雕,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胡雪岩旧居精致人物木雕,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胡雪岩旧居精致木雕,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胡雪岩旧居的家具
胡雪岩旧居的家具
胡雪岩旧居的家具
胡雪岩旧居
胡雪岩旧居的楹联
胡雪岩旧居的景致
胡雪岩旧居
胡雪岩旧居的碑刻
胡雪岩旧居的景观
胡雪岩旧居的景观
胡雪岩旧居的景观
胡雪岩旧居精致木雕,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胡雪岩旧居有新人拍婚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