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刀剑文化

(2018-07-07 08:42:48)
标签:

杭州

刀剑

博物馆

杂谈

分类: 博物馆院
中国刀剑文化
    正如前面所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京杭大运河有运河文化、中国扇有扇的文化,在中国刀剪剑博物馆,肯定也少不了刀剑文化。果不其然,博物馆第三单元的展示内容就是“中国刀剑文化”。我心想,下面在参观中国伞博物馆时,展示内容肯定也少不了中国的伞文化。
           刀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不仅扮演了武器和工具的角色,事实上,在中国历史的漫长演进中,刀剑还逐渐衍生出承载风习、观念和精神文化的功能。这种功能使刀剑超越了单纯的物质性,成为荣耀、身份、威权,甚至超自然力的象征,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或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关于名人与刀剑的故事,在我们的历史上不绝于耳,有越王勾践剑和三国时期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的传说。
 
中国刀剑文化
第三单元展示内容:中国刀剑文化

中国刀剑文化

等级与权威——刀剑与中国古代政治。在中国古代社会,刀剑是权力世界的象征物,是王公贵族和将军侠客必佩的标志。汉代《贾子》载:“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得带剑,无事不得带剑。”为了区分等级,一些时代建立了严格的佩刀制度,包括皇室佩刀制度与职官佩刀制度。中国古代还一直流行着“尚方宝剑”的说法,“尚方宝剑”作为皇帝权利力的象征,具有生死予夺的权力。

中国刀剑文化

刀剑之道——刀剑与中国古代的士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刀剑被赋予了正义和正气的道德色彩。早在先秦时代,季札挂剑就成为君子诚信的楷模。在侠士剑客眼中,刀剑是佩带者的人格和精神的体现,标志着一种伸张正义、见义勇为的社会责任。然而,当厨师苞丁的厨刀自由地游刃于牛的肌理筋骨之间,我们又能感受到另一种类型的刀剑之道。

中国刀剑文化
避邪降妖——作为法器的中国剑。从很早的时候起,民间就流传着剑具有“隐身”、“降妖”、“杀魔”、“于千里外取人首级”能力的说法。剑乃变为镇邪凶之器,人们在家中挂悬一剑,即以为祥。自唐以后,剑开始成为道教斋醮科仪中常用法器,具有斩妖诛魔的法力,科仪中念咒语、噀水、洒净、焚符等节次多以法剑相配合。
先秦刀币。春秋时期,位于东部沿海地带的齐国,得渔盐之利,出现了商品交流的繁荣景象。伴随着经济往来的不断发展,齐国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铸行了一种形状像青铜刀的青铜铸币,称之为“刀币”。“刀币”最初是在齐国行用,到了战国时期在燕赵等地也与“布币”并行流通。它是由手工业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刀削演变过来的。刀币因为铸地不同、形体各异而形成了“齐刀”、“燕刀”、“赵刀”三大系列。

中国刀剑文化

潇洒的剑舞——剑舞与书画艺术。 剑的风雅气度深受文人的青睐,不仅以剑抒怀作诗咏叹,更佩带操练。剑舞舞姿潇洒英武,形式绚丽多彩,站剑动作迅速敏捷,静止时姿态沉稳利爽,富有雕塑感;行剑动作连绵不断,如长虹游龙,首尾相继,又如行云流水,均匀而有韧性。剑舞的矫健优美,还给其他艺术形式以灵感,丰富了中国的书画艺术。

中国刀剑文化
与刀相伴的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的刀文化。在中国,无论是南方的农耕民族,还是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都与刀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于生活在南方丘陵山地的民族,刀不仅是刀耕火种的工具,也是他们在密林中砍柴行路必不可少的助手;在辽阔的北方草原生活的人们,更是刀不离身。离开了刀,他们连最基本的用餐进食都难以进行。正因为如此,中国大地上有许多与刀相伴的民族,并发展出绚丽多彩的刀文化。

中国刀剑文化
中国刀剑文化:维吾尔族的英吉沙小刀

中国刀剑文化
中国刀剑文化:维吾尔族的英吉沙小刀

中国刀剑文化
中国刀剑文化:保安族的腰刀

中国刀剑文化
中国刀剑文化:保安族的腰刀

中国刀剑文化
中国刀剑文化:户撒阿昌族的阿昌刀

中国刀剑文化
户撒阿昌族的阿昌刀

中国刀剑文化
蒙古族的刀

中国刀剑文化
蒙古族的蒙古刀

中国刀剑文化
藏族的藏刀

中国刀剑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铸剑锻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