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泾古镇老街
3月30日之所以来泗泾游览,可以说是慕“泗泾古镇”老街之名。其原因我已在“泗泾的安方塔”一文中说明,在此不再赘述,浪费各位看客的宝贵时间。
话说当日下车来到泗泾,看到泗泾塘两岸,碧波荡漾,桥楼倒映,江南水乡的情调十分浓郁。对我这个北方人倒是感到很有新鲜感的,南方或本地人人对水乡景色早已是司空见惯。南方把河叫塘,看了以下拍摄的图片,就知道这条大河是泗泾塘,古镇傍依着河边,大桥是从江川路进入镇区的惟一通道。古镇游览区就在大桥的旁边,从一个题写“古镇泗泾”匾额的牌坊进入就来到泗泾老街了。泗泾游览范围,主要在老街附近,也就是现在的傍依着泗泾塘的开江路,一直到福连桥。其实等您真正到了老街,您会感到古镇老街是名至而实不归。感觉这条老街非常嘈杂,人来人往,比肩接踵,熙熙攘攘,满目摊贩,还有街道两旁林立的各类大小店铺,给人感觉就是江南一个非常普通的乡镇贸易集市,除了镇上的福连桥和马家厅,几乎没有能够证明泗泾是一个古镇的地标性标志。安方塔和福田净寺从外观看,虽有些地方特点,但也完全是现代建造的。来了总要观光,不能白来一趟,于是就在古镇的老街上踯躅,不知不觉,先后游览了一些景点,也顺手随拍了看到的一些景物。我在前面介绍关于泗泾的博文中,陆续发了参观和游览的安方塔、福连桥、福田净寺和两个名人故居的博文。这中间,在等候参观史量才故居的空闲时间里,我还沿着开江路游览,依次拍摄了泗泾公园紧闭的大门、始建于1782年的泗泾药号余天成堂的门面、以马内利基督教泗泾福音堂、松江四中、泗泾古玩城、泗泾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老街上的一些景观,可以说对泗泾老街是真正的“一瞥”。
泗泾的历史悠久。镇得名于通波塘、外波泾、洞泾和张泾4条小河汇流于泗泾塘,仿佛四川故事的翻版。于北宋称会波村,南宋改名七间村。元代后期始称泗泾里,为集镇,正名也。明正德年间改称泗泾市。据松江史志资料《水乡古镇话泗泾》:泗泾镇的形成,起于庙会。宋真宗咸平(998年)到祥符(1008年)间,兴建了东田禅院并宝塔,成一方信徒香火之地。根据史料看,泗泾似乎佛缘不浅,曾经有过很多寺庙,如严家庵、龙兴庵、北田寺、谷雨山庙和朱庄庙等。当然,由于历史的风雨,未必都能延续至今。地方志《泗泾镇志》载:“泗泾地区自宋朝真宗年间始建东田寺起,即有佛教传播……本镇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寺庙是东田寺(即小普陀)。”
元代,七宝徐寿出资沿蒲汇塘北岸构筑石桥9座,七宝、泗泾间交通遂便,镇的规模日益扩大。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泗泾塘上普渡桥(东市桥)、福连桥(中市桥)和武安桥(西市桥)3座3孔石拱桥相继落成,塘南塘北连成一片,市面日旺。清代,石板街道两侧商店栉比,楼房对峙,镇上“百业辐辏,户口繁盛,街巷纵横,桥梁相望”。
在漫长的历史上,泗泾古镇屡遭兵燹。特别在抗日战争中,镇上房屋被毁三分之二,东半镇几乎夷为平地。了解到镇上现仅存古建筑两处:一是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福连桥,在镇中部,跨泗泾塘;二是清初建筑的马家厅,有150多年的历史。这两处景点我已在前面专门发文作了介绍。其实,泗泾之所以称古镇,也不是浪得虚名,在历史意义上说,堪称是人杰地灵,这方水土曾孕育了陶宗仪、李儒、范允临(北宋词人范仲淹十七世孙)、秦渊(北宋词人秦少游二十七世孙)、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上海《申报》巨子史量才、现代著名古铜鼓研究专家文宥等一批杰出文人学士。陶宗仪是元末明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元末避兵乱挈家来泗泾隐居,在泗水之南构筑“南村草堂”,著有《南村辍耕录》、《说郣》等。藏书家孙道明则筑“映雪斋”于泗水之北。之后我在泗泾的文化广场看到为陶宗仪所立的人物塑像。有博友疙瘩塬看后评论说:“南方一个镇的景点甚至比北方一个县的都要多”。也说明江南的历史人文的积淀之深厚。
据网上资料:泗泾为上海市松江区一乡镇,距市中心
27公里,位松江区东北,而松江区在上海市西南。镇域面积为23.6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约占12.6%。
泗泾老街一瞥
马家厅的后院
闻名遐迩的余天成药号
始建于1782年的余天成堂,在泗泾小有名气
始建于1782年的余天成堂,在泗泾小有名气
带有徽式建筑特点的商业区
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
松江四中的大门
中学门卫室距史量才故居很近
史量才故居前的牌匾
泗泾也有被污染的河面

这是镇上现代的建筑区域

没能进去的泗泾公园,等修好再来
公园维修的施工图
这个区域就不是老街了
泗泾的世纪华联
临近泗泾老街的福田净寺的素斋
泗泾古玩城的牌楼
泗泾古玩城,近处看牌楼

泗泾古玩城的街道很冷清
泗泾古玩城的景色还不错

也可能经济不景气,导致泗泾古玩城的生意很萧条
泗泾古玩城的仿古建筑很有特点
泗泾古玩城仿古建筑下停满了各式的轿车
泗泾古玩城街景
泗泾古玩城街景
泗泾老街的基督教福音堂
佩服南方的宗教的多元化,小小老街,竟然还有基督教的福音堂。和香火鼎盛的福田净寺同届街而立。真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气度。
福音堂的为内部一瞥
基督教徒唱经的礼拜堂入口
福音堂组织信徒们在圣诞节开展的活动剪影
泗泾老街的基督教福音堂
看来基督教的信徒没有佛教的多
泗泾老街的风景
泗泾老街的风景
南方很重视文物普查,民国的建筑都有标注牌
新民晚报为古镇泗泾出的社区版
泗泾的文化广场
泗泾镇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南方一个乡镇都为名人塑像,北方的县政府可能都没有这个实力和理念
泗泾镇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文化广场上的假山
泗泾镇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泗泾镇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文化广场一侧的建筑

以上图片为2016年3月30日拍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