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安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

(2014-11-15 10:04:41)
标签:

旅游

西安

洪庆山

森林公园

人祖庙

分类: 三秦大地

洪庆山

  2014年6月2日,好友张兄相约,择时就近到洪庆山一游。遂答应,择日出行。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原为黄巢堡森林公园,位于灞桥区洪庆山东南部,距西安城区不足4公里。公园以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驻军而得名,经营面积3000公顷,那里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夏季夜间与西安市区温差最高达7℃~10℃。公园里人文景点众多,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游乐性。
   一大早,张兄驾车,先到灞桥湿地生态公园随意转了一下。就直奔洪庆山而去。

 

西安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

 

山上怒放的油菜花

西安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

 

张兄夫妇在山上留影


 

西安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

 

公园暂时不收门票

西安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


与邓玉萍在碑石前合影

 

西安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

 

张兄夫妇留影

西安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

  

   洪庆山还有著名的鸿儒谷,又称秦坑儒谷,是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中坑杀儒士之地。“七女秀陕西”节目曾经介绍过。鸿儒坑是一条深七八十米,长约1公里,底部宽约30--50米左右的土质峡谷,因地下有地热,赶上气候温暖的年景,初冬季节瓜果仍能生长。公元前212年,秦始皇逮捕了460名对他“焚书”不满的儒生方士,因人数太多,秦始皇决定将他们坑杀。当年初冬,为一举坑杀那些被捕的儒士,让人向他们说,天降祥瑞,咸阳东北的一条山谷中冬季结出了瓜果,请儒士们前来参观。秦始皇让人把他们带到鸿儒坑所在的这条土山谷中,儒士们怀着好奇心,争相一睹奇观。他们纷纷走进山谷,事先埋伏在谷顶两侧的士兵,将巨石、土块一起推下。一时间,谷内血肉横飞,鸿学大儒们一起葬身谷底。后世称这里为鸿儒谷,唐代曾在鸿儒谷外的山脚下修旌儒庙,近代曾在此出土唐代石雕文人像一座,系唐旌儒庙遗物.

 

西安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

 

野鸡胡村的农家乐


 

西安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

 

张兄夫妇在洪庆山上

 

西安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
      还有砚坟,秦始皇虽然坑杀了反对他的儒生方士,仍余恨未消,他命人将儒士们的研墨的砚台集中埋葬在洪庆山西侧的一个山湾中,后世称之为砚坟,现址在洪庆山森林公园西部的砚湾。八十年年代末期,当地人曾经从里面挖出了几百个大小不一的砚台。

西安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   

 我们还去了历经沧桑的人祖庙。人祖庙就在骊山的顶峰,又称为“人种庙”、“仁宗庙”,是为了纪念伏羲、女娲两位人文初祖而建的。从庙外观去,这座人祖庙有些古旧残破,因细雨而人烟较少,更显得有些落魄萧条。庙宇的外墙白漆剥落,砖墙已显露在外,木门上的红漆也有些变色,唯独书写着“人祖庙”三个大字的牌匾还高高悬挂着,犹存几分大气。

根据《旧唐书》等古籍记载,这里曾是建于秦朝之前的始皇祠,因为避讳秦始皇改为三皇祠,后来又因为造人的传说改为仁宗庙。只是上世纪70年代,由于要修微波站,宏大的庙宇被拆除,从此盛景不再。如今存在的庙宇是1998年重修的,供人们祭祀朝拜。院内的墙高低不等,各种花草相间郁郁葱葱,长的十分繁茂,雨雾弥漫,水珠凝结之中,看起来晶莹剔透。一条小道通向大殿,伏羲女娲两座神像端坐其中,身边的两条盘龙跃然欲出,两侧则供奉着炎黄二帝的神像。庙中的老人唱起了经文,曲调悠扬婉转,使烦躁的心情变得清明平和。殿外还有一座石碑,立于清朝道光年间。字迹已然模糊,略微可辨出仁宗庙三字。

西安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路边还买了洪庆山的蕨菜,杏仁等特产。中午在野鸡胡村农家乐用餐。归来时张兄在灞柳驿站请客。

西安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
       洪庆山有著名的两棵唐代古木瓜树。生长在水泉村南坡底部平坦处,两棵老木瓜树相距50m,粗细、形状、高度、冠幅基本相同,胸径约120cm,树高20m左右,冠幅约24m,树冠如巨大的伞盖,四周枝条垂落几近接地。树的主干早已腐朽,如今看到的是后来从根部长出的侧枝。老木瓜树是洪庆山森林公园树中之宝。
   西安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   

   据《唐宫异事》记载,唐明皇为取悦杨贵妃,命人从南方移植了许多南方果树,栽种在洪庆山南麓。生长在水泉村的两棵古品种木瓜树,至今枝繁叶茂,花果累累,成熟的果实可飘香数十米。因木瓜树生长缓慢,在南方亦十分罕见。当地人世代传说,此树乃唐明皇李隆基命人栽种。经专家鉴定,这两棵木瓜树至少有千年历史,与史书记载相吻合。

        西安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