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月球的大胆设想

标签:
改造月球 |
分类: 技术 |
移居外星球是人类探索世界的向往,是证明人类能力的方式,也是为人类生命备份的必然选择。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在人类尚未具备改造其他星球能力之前,月球是人类改造外形环境最好的试验田。
改造方式:
1、防护。我们知道,地球由于厚厚的大气层和地磁场的保护,阻挡住了太阳风和宇宙高能粒子辐射对生物细胞的伤害,地球生命才得以生存,那么要在月球上建一个环绕月球的人工磁场就显得十分必要,依据人类现有技术能力,环绕月球的超导电磁场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对于高能粒子辐射,用含有金属的玻璃罩,应该是一个可行的方案。玻璃密封罩不仅能挡住紫外线和宇宙射线,透光,还能留住珍贵的水资源,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内建立生态系统。
2、温度控制和能源摄取。水是最好的温度稳定剂,由于水的存在,温度被限定在0-100度之间,能源可以以太阳能为主,核能为辅,因为地日距离与地球相仿,所以月球接收到的太阳能辐射比较适中,由于没有厚厚的大气层,能量还稍显富余,可以通过遮阳板调节,也可以将多余的能量用太阳能板吸收存储起来,供人们使用。
3、生态系统的培育。我们知道,地球上有海洋、陆地和大气层,大部分氧气来自于海洋藻类的光合作用,陆地植被养育了动物,人类也是以动植物为食,多少面积的水面和植被能够养活一个人呢?如果要保持生态系统自给自足和可持续发展,按照地球面积计算,以地球为参照,月球全覆盖改造能够养活上亿人。当然目前来看,并不需要月球养活那么多人。
4、压力舱构建。要在月球上构建压力舱,使其压力与地球相近,精确调配大气成分,才有利于动植物的生存。压力舱要足够大才能容纳足够多的生物,并让视野开阔,初步估计建造直径五百米的压力舱,通过钢索牵引,应该是可以实现的。由于月球重力加速度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要获得与地球相同的重力,就需要离心转盘,离心转盘采取悬浮设计以减少噪声,人封闭在室内并将外部景物通过球幕电影投射到墙壁,不至于感觉眩晕,应该不会让人感到不适,也为人类适应月球环境的一个很好过渡。
5、交通。压力舱与压力舱之间通过管道衔接,管道之间是常闭的,只有在车辆通过的时候才开放,为的是安全,万一其中一个压力舱破裂,不至于将灾祸蔓延到其他压力舱。
6、安全防护激光塔防。地球上时常会受到陨石的轰击,由于大气层的保护,不至于对地球生物产生伤害,但月球没有大气层,就需要另外建立保护屏障,激光塔防能够及时烧蚀小的陨石,而对于大块的陨石,就只能采取炸弹轰击或俘获等方式防御了。
7、地下城市。采取分层设计,人类居住在深层地下,可能是更为稳妥的设计方案。居住在地下的好处:1、避免了辐射、陨石威胁等问题,一旦陨石击中其中一个压力舱,人们损失的也只是财产和有限的动植物。2、可以利用地下坚实的结构,构建繁华的都市圈。3、人们聚聚在地下,通过人造光源、城市供排水设施、空气净化和制氧技术、温度调节技术、净化消毒技术、声音屏蔽技术、投影技术,塑造与地球相似的环境,安全性、纵深性都很好。
施工。设想再美好,也是需要技术实现的,要构建这么庞大的工程,必须一步步实施,而地球能够运载到月球上的物资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就地取材,也要利用人类现成的生产工具,两者结合,实现效率与成本的平衡。1、从地球上运送重型机械、机器人、先进能源设备和稀有材料,构建核电站,在月球上构建生产体系,生产特种玻璃、钢材、水泥、施工机械,构建工厂,2、构建压力舱,大量提取月球上的水、制造大气、优化土壤。3、种植作物,构建生态圈。4、构建地下城市,分批大量移民。
地球是人类永久的家园,也是开发月球的巨大后盾,有了地球这个大后方,开发月球的进度会明显加快,随着人类在巨型工程施工能力的提升,这些能力会加速其在外星改造的速度。人类改造月球并实现宜居,或许只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而当月球上实现了自给自足,实现了机器人生产,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我们需要做的就只是耐心等待了。随着技术的进步,新技术会层出不穷,基本问题解决后,剩下的就是效率的提升。当人们成功迈出第一步,改造了月球,再去改造其他星球,就会驾轻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