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某公司新员工心理健康状况抽样调查 分析报告

(2015-09-30 11:06:51)
标签:

健康

一、基本情况的说明

    心理健康是达到躯体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必备条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也不断加大,面临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如果能准确把握人们心理健康状况,实施连续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适应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变化,获得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不仅能及时解决面临的问题,而且能使其掌握终身受益的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能力。

    为帮助新员工尽快融入企业、完成角色转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公司人力资源部)对市、县公司共36名新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其中15名女性,21名男性;女性中20-22岁的有8名,23-25岁的有7名;男性中20-22岁的有9名,23-25岁的有9名,26-29岁的有3名。女员工中2名硕士、7名本科、6名专科,男员工中3名硕士、8名本科、10名专科。

二、调查的方式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SCL-90)。包括90道问题,覆盖了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要求受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就有无该症状做评定。该量表有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它共计10个因子,每一个因子反映出个体某方面的症状情况,通过因子分可了解症状分布特点。因子分等于组成某一因子的各项总分除以某一因子的项目数。当个体某一因子的得分大于2时,即超出正常均分,则个体在该方面很有可能有心理健康的问题。该量表使用简便,测查角度全面。它对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适用于测查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有何种心理障碍及严重程度如何。

三、调查发现的问题

量表作者未提出分界值,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需考虑筛选阳性,进行进一步检查。依据这一标准,对36名新员工进行筛选。结果为:女性中有1人、男性中有6人可能有某种心理症状。总体上,新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为平均,有症状或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并不多;男性的异常比例偏高,说明男性的心理负担比较重,可以组织一些专门针对男员工的讲座,让他们有更多机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在可能有某种心理症状的7人中,发现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症状上检出率较高,应加强此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健康发展。

女员工心理健康调查记录

心理测试种类

异常人数

所占比例%

躯体化

0

0

强迫

0

0

人际关系

0

0

抑郁

0

0

焦虑

1

6.7

敌对

0

0

偏执

0

0

精神症状

0

0

恐怖

0

0

其它

0

0

总分

1

6.7

 

男员工心理健康调查记录

心理测试种类

异常人数

所占比例%

躯体化

0

0

强迫

3

14.3

人际关系

3

14.3

抑郁

3

14.3

焦虑

2

9.5

敌对

0

0

偏执

1

4.8

精神症状

0

0

恐怖

1

4.8

其它

0

0

总分

6

28.6

 

    强迫症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建议有此症状的人不必太苛求自己的想法。一个人并不能完全限制自己的各种内在想法,但能够控制自己的外在行为。

    人际关系敏感主要是指某些人际的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加突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的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的不良自我暗示,消极的期待等是这方面症状的典型原因。建议有这方面困扰的人关注人际交往中的积极感受;更多地练习人际交往;反思自己消极的想法。

在抑郁状态下,人容易感到自己一无是处,生活中充满失败,未来也是一片黑暗。实际上,人的情绪具有唤起、增强、再减弱的自然规律,抑郁的情绪也是如此。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低落的心情会逐渐恢复,而消极的想法也会减弱。因此,你需要了解目前的状态并不是永远会保持的,而且目前的消极想法也是受到情绪和生理的暂时影响。  因此,建议这部分人目前不要依从自己消极想法的影响,多做一些小的事情。不必一下就期望很好完成一件事情,而可以分成小的步骤,慢慢地进行。重要的是不要因为心情不好而放弃所有的努力。

焦虑其实是一种适应性的情绪,在焦虑的背后,是一种积极的愿望,而同时也有一种感到愿望难以达成的担心。所以,心理学家常常说,要有一个中等的焦虑水平才最有利于个体完成任务。因为完全不焦虑,也可能就是动力不足的一个表现。

四、改善建议

(一)提高认识,重视员工心理健康,抓好重点人员和关键时期

上级领导决策部门应提高对心理健康的认识,重视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着力缓解职业紧张水平,避免工作倦怠、抑郁症状的发生。新员工刚入职,正处于职业生涯的雏形期,所以更要关照他们的心理状况。

(二)优化企业环境,促进员工心理健康良性发展

在电力企业不断改革的今天,企业应从细节入手,尊重、理解、信任员工,努力打造舒适、温馨的工作环境、人文环境,为员工营造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

(三)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精神福利”

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和教育,积极开展健康讲座和文体活动;倡导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应对压力的能力、技巧。

(四)调动员工积极性,保持身心健康

员工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学会适应所处的工作环境,增强自己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心理压力过大的人员应积极寻求心理辅导,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心理咨询。扩大工作以外的兴趣和活动,掌握缓解疲劳的方法,保持健康、平衡的膳食,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娱乐活动,调整心态,设定正确的期望值;注意交流与沟通、采取积极的思考问题方式。

    员工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涉及员工个人的利益,更是关系着企业的发展,甚至与整个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而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社会现象,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说,社会的、家庭的及个人性格因素等等。 

    企业应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综合措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入企业员工帮助计划,提高员工应对压力的能力和技巧,降低员工的紧张、倦怠和抑郁水平,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推动企业的长期高效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