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外留学生必须要过心理关

(2010-08-31 09:59:30)
标签:

留学生

留学贴士

留学申请

留学新闻

杂谈

分类: 留学资讯

海外留学生必须要过心理关

  重重压力下的异国求学路

  在不少国人的心目中,到国外留学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可实际上,留学充满着困难和艰辛。当开始留学之路时,留学生们首先面对的不是书本,而是生活——他们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家长的希望,却不得不到餐馆和酒吧打着廉价的计时工;在国内长大的他们外语说得不好,因此很难找到知心朋友,格格不入的异国文化更让他们感到不适应和痛楚;从白天短暂的欢声笑语到夜间漫长的孤枕难眠,精彩的国外生活无法掩饰现实中的无奈……
  高考失利后,18岁的上海女孩黄薇接受了家里的安排,在俄罗斯开始了留学生涯。初到莫斯科,黄薇原本兴奋地心情很快就被孤寂感打败,随之而来的生活压力和学习挫折,更让她觉得彷徨而消沉,甚至有放弃学业收拾包裹回家的冲动。
  除了天气以外,黄薇还特别不习惯学校只供午餐的食堂,并且班上的同学都是来自意大利、匈牙利、捷克等世界各国,彼此的语言大家都不明白,谈何交流。由于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黄薇对每天留什么作业也不知道,更何况将来压力更大的工作问题。
  什么样的才是真正的留学生

  心理须过关

  许多家长和孩子在尚未考虑全面的情况下就送孩子盲目出国,大部分留学生们的年纪大多只有10到20来岁,一旦离开家的保护伞,来到一个充满文化差异的陌生环境,人生地不熟,且没有家人的呵护,再加上来自生活和学业的各种压力,即使成年人也需要时间消化,更何况是心智尚未成熟,没有应对逆境经验的青少年。
  一位初中就到国外留学的杨某说道:“在国外生活由于语言不通,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常常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因为情绪常常得不到舒解,杨某性格越来越孤僻,最后患上了抑郁症。

  与国内接轨的就业能力

  海外就业工作不如意,许多留学生选择了回国,然而,海归回来后仍习惯运用欧美惯性思维待人接物,加之对国内办事程序不熟、缺乏工作经验等,使一些海归在短时间内无法和国内就业形势接轨。
  马云曾对海归形象的表示:对“土鳖”要用“海水”放养,对“海归”至少要用“淡水养殖”5年以上。试问,国内有多少家企业能够做到既给海归以高额的工资,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培养其“中国职业意识”?
  留学生在国外学习生活不如意,回国就业也不如意,何苦盲目选择早早出国留学这条艰难之路呢?

  走出困境需要留学新思路

  留学生一路磕磕绊绊,战胜无数挫折回来后,以为回到国内就可以扬眉吐气,拿高工资、高福利的时候,却悲哀的发现,自己竟然竞争不过本地那些富有经验的本科生了。
  John,南京人,28岁,留学澳大利亚学习工程管理,两年后考取硕士学位回国。然而,历经17次面试,依然找不到工作,成为了“面霸”。John在第18次面试时才恍然醒悟,他告诫大家:“20岁前别出国,呆在国内,把咱们国家的文化好好学学,学好了,带着目标去国外。以中为主,以西为辅,然后再回来。
热门关键词:留学生  留学贴士  留学申请  留学新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