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郴州游踪
(2015-07-27 21:44:40)
标签:
历史徐霞客文化 |
分类: 徐霞客的故事 |
377年前的春天,中华游圣徐霞客的足迹踏进郴州,从农历四月初三由蓝山朱禾铺进临武境内,到四月十三日出永兴境,日程16个昼夜,路程近500里,游踪所过,临武、宜章、郴州、资兴、永兴5州县。时间虽不长,路程虽不远,却为我们留下一些有趣的故事……
1、临武狗肉香
徐霞客进临武境后,当夜借宿在靛江铺时,发起了高烧。第二天一早,本要直接往临武去,有人跟他:不远处有个龙洞,很神奇的,你老应该去看看。闻奇必探的他便顾不得身在病中了,即带家仆顾行前往。
到石门,请了位蒋姓村民做向导,一进洞就看到许多石柱树立在洞里,再往里走,曲曲折折的象江南园林的长廊和亭阁;进洞子深处,又看了“石龙”、“宝珠”“珠盘”等。他感叹道:自己探了那么多的岩洞,有屈折的,没有这样明爽,有宏丽的,没有这种玲珑,龙洞的景色足以冠压所有奇洞。
因在病中,身子乏力、口里无味,想喝酒了,令向导带顾仆先下山去买酒,自己一个人往别处看看。他下山后,顾行没买到酒,山下没有酒家。徐霞客只好回到靛江取了行李往临武,一进城急忙找酒家,买了酒一并送药喝。
第二天早晨,徐霞客令顾仆煮一大碗姜汤喝了,盖两床被子发一身大汗,这才感觉轻松一点。
徐霞客得病,只要走得动,就会继续自己的游览。吃点早饭后,即出南门游挂榜山、游凤头岩(秀岩)。下午回城,徐霞客看见街上饭铺有炖狗肉,那阵阵香气实在太诱人,此时正饥肠辘辘、人乏力疲,也顾不得病中大补伤身的忌讳,饱饱的吃了一顿。
2、避匪野石岩
徐霞客往宜章,一路上有人提醒,要快些走,有抢匪要路过,莫碰上了。徐霞客见大白天的,并没在意,到梅田住下来,听旅店的人说,上午有百四十个反贼过龙村往广东去。徐霞客惊出一身冷汗:自己北下,匪贼南上,好在没走在一条路上,不然的话就迎面碰上了。
进宜章前,徐霞客先游艮岩。游完在岩边小寺里打火,和尚凤岩师见这老人体虚,用醋油炒了一份他叫做“金刚笋的”春笋为徐霞客下粥,又劝他在寺里睡了个午觉。
下午穿宜章城而过,去寻找 “野石岩”。《志》上记载“县北十里有野石岩,岩壁峭立,正临官道”。但是,找人问,都不知道,自己找,找了半天找不到,直到天色近暗,去找人家借宿,却意外地从路边崖壁的草丛间发现一个洞口,进去看,洞顶上有裂缝透出天光,洞里有陡竣的崖壁、叠耸着层层怪石……徐霞客估计这里应该就是野石岩了,是当地人不知道有这个名字。
这晚,借宿的主人问徐霞客:“那洞子有仙诗,你老看到没?”又说:“你老喜欢爬山,这里最高的是高云山,宜章八景里的‘黄岑滴翠’、‘白水流虹’就在山下,你老应该去看看。”
次日早晨,徐霞客先进洞去看仙诗,没找到,即转身去高云山。刚上路,有人从北边跑来,一路喊:抢匪就要来了,有200来个呢,大家快逃啊。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了经验,片刻之间就提着包袱、抱着孩子四散往山上跑。
徐霞客想起野石岩里有通山上的出口,拖着顾仆又钻回去,趴在地上。过一阵,果然从外面传来纷纷沓沓的脚步声和喘气声,又听路上传来呼叫:“乡亲们不要怕,我们只是路过,不会惊扰你们的。”渐渐脚步稀疏,过一阵复归宁静。徐霞客令顾行出洞看,大路上已经有人走了。便向行人打听,说:“这些反贼是前天过龙村、梅田那百四十人的同伙,是往南边去会合。”
徐霞客往高云山的路上,先游牛筋洞,又看“白水流虹” 、“黄岑滴翠”,再到藏经楼。但小寺不久前遭流寇抢劫,只留了二个和尚守在这里。
过藏经楼后,上高云山,山坡上盛开着艳丽的映山红,为这一路的惊恐涂染出一种欢乐。徐霞客赞叹道:“花色绝胜,非他处可比”。
到高云寺,倒还有6-7个和尚,却没有香客来,只能以耕种维持生计了。主持宝幢师看这乱世间来了外地客人,高兴万分,非常热情地接待徐霞客主仆。见徐霞客身体还有些虚弱,便烧了两锅水,请他洗了一个热水澡。这晚,徐霞客睡了个好觉。
3、珍奇仙桃石
徐霞客初九日下高云山,进沙坪后向人打听:“这里是什么地方?”人家说:“坦山。”他记得《志》上讲坦山有“万华岩”,即问:“万华岩在哪里?”人家都说不知道。徐霞客还以为是《志》书记载有失误。其实,宜章和郴州各有一个坦山,万华岩在郴州的坦山,这种情况他不知道,到郴州,就没有再去找万华岩了。
过坦山后,想去游灵寿山,再向人打听,都说那地方没什么好看的,他也就放弃了。这一晚,徐霞客主仆宿在万岁桥。
初十日,徐霞客冒雨进郴州,也没进城,在南门外郴溪边的饭铺吃了中餐后,顺着溪流去苏仙岭。
一上山,迎面是座牌坊,上书“天下第十八福地”,走半里就到了乳仙宫。正观望间,乘宗道长出来请徐霞客进宫一游,徐霞客见自己一双鞋粘着厚厚的泥块,不愿沾污宫内,与乘宗约好明天再来。乘宗还是令小徒捧来“茶笋”请徐霞客解渴,又建议:“白鹿洞就在宫后,先生可先一探。”
徐霞客听从了乘宗的劝说。当时白鹿洞里有一块大石碑,记载着百年前湖广巡抚秦金剿灭反贼龚福全的事迹,秦金是无锡人,也算徐霞客的老乡,徐霞客特别留意了碑文的内容。
出白鹿洞后向上一里是中观(景星观),大门建得非常精美,一旁有间王氏书室,鲜花绿草的,环境更加雅致,徐霞客担心自己腿上的泥污了地面,仍然没有进去。由中观右边小路,过沉香石、飞升亭,登顶到苏仙观。这夜就借宿在观里。
第二日下山,过中观时,想起等下要进乳仙宫拜仙,身上已没有多余的银钱购置香烛,便在王氏书屋摘了一枝含苞待放的蔷薇。进乳仙宫后,将这枝蔷薇恭恭敬敬地供在仙案上。这情景被乘宗看见,为这老人诚心敬仙深为感动,即将徐霞客请到自己的净室,以茶点招待,又将一枚珍奇“仙桃石”相赠。仙桃石形状大小如同当地那种“毛桃”,多年前在峰顶或白鹿洞的土中可以挖到,此时已成奇石了。民间传说,将仙桃石磨水喝,可以治愈心脏类的毛病,就把仙桃石挖得一粒不剩了。徐霞客本就喜欢玩石赏石,之前还在九疑山的斜岩挖到一枚“杨梅石”。受了乘宗的仙桃石,自己却无以为报,便再三恳请乘宗到江南一游,他再尽地主之谊。
乘宗又陪徐霞客游览宫中各处,徐霞客见一块古碑上刻着苏耽成仙的故事,即把碑文抄录在日记里。
徐霞客下苏仙岭后,过苏仙桥进城,再出南关找船往兴宁(今资兴)。因为囊中羞涩坐不起客船,只得搭了条运煤船。路上,想去游曹王寨山,又担心时间不够用,便没有上岸。船到程口,登岸过夜。
四月十二日,仍然搭小煤船继续北下,船过程口,他看到两岸耸立的巨大石峰,觉得与武夷山九曲溪的景色十分相似,赞道“环转一如武夷”。船过永兴没有停,到观音岩才泊下,徐霞客趁机上岸一游。
煤船泊在离观音岩10多里的柳州滩过夜,船上没有客床,徐霞客只好借邻舟的拖楼过了一宿。
这个晚上也巧,不是十五不是十六,月色却特别明艳,是徐霞客在湖南3个月里没有看到的。月光下的山色江流,江畔的树影窗灯,拼合成一幅奇妙的水墨,使徐霞客记起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觉得东坡先生赞美的“承天寺夜色”,似乎就是眼前的情景……
郴州的最后一夜,为徐霞客留下了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