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京侠_984
徐京侠_984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691
  • 关注人气:8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城采风】晨曦中的辟才胡同

(2008-11-17 08:06:37)
标签:

北京

胡同

风情

组图

时尚

杂谈

休闲

情感

文化

娱乐

旅游

分类: 极品美女及图片收藏

【京城采风】晨曦中的辟才胡同

 

【京城采风】晨曦中的辟才胡同

 

 

【京城采风】晨曦中的辟才胡同

 

 

【京城采风】晨曦中的辟才胡同

 

 

【京城采风】晨曦中的辟才胡同

 

 

【京城采风】晨曦中的辟才胡同

 

 

【京城采风】晨曦中的辟才胡同

 

 

【京城采风】晨曦中的辟才胡同

 

 

【京城采风】晨曦中的辟才胡同

 

北京最宽的胡同-辟才胡同

 

辟才胡同在西单往北不远,路西,东接西单北大街,西至太平桥大街。胡同不宽,两边种植着槐柏树,更显静谧而幽深。它是这一带的“主”胡同,南北被许多小胡同如半壁胡同、南丰胡同、云梯胡同、跨车胡同等围绕着。辟才胡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因而在北京颇有名气。

    世纪之交,辟才胡同实施拓宽工程。周边的许多小胡同消失了,辟才胡同成为一条宽度达40余米,上下四车道的通衢大道,连接着西单商业区和新兴的北京金融区。胡同两边是丰汇园等新建成的居民小区。现在的辟才胡同是北京最宽的胡同,或许该改称辟才大街了。胡同名称的演变可以从元代杂剧《张生煮海》中“听”到

    辟才胡同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元代,当时属咸宜坊。元代时胡同北面有一所寺院,据说因寺中曾挖出一尊弥勒佛石像而被称为大石佛寺,这条胡同也因而得名大石佛寺胡同。

    元代剧作家李好古写的杂剧《张生煮海》描写了读书人张生和龙王的公主小龙女恋爱的故事,流传甚广,现代仍有许多剧种上演此剧。剧中小龙女的丫环回答张生的提问,说她们住在“砖塔儿胡同”,而张生则寓居在一个寺院里。在借宿时,张生问:此寺有名么?僧人回答:焉得无名?山无名,迷煞人,寺无名,俗煞人,寺乃石佛寺也。可见当时已有了石佛寺,而且这里离砖塔胡同也不太远。

    大石佛寺是元代的著名寺院,规模宏大。据元史记载,大石佛寺是供奉元太祖、太宗、睿宗御容的地方,在那里设有他们的影堂。清代时,大石佛寺仍在,只是规模逐渐缩小。《天咫偶闻》中记有:“门榜曰大石佛寺。元刹也,石佛仍在……元代供列朝御容于此,其巨可知。今则小殿两层,地殊逼仄,不知何时所改。”

    明初时,在胡同南边建起了宫府储存、加工木材的大木厂(现大木仓胡同),许多贫民将木材加工的下脚料劈成劈材拿到胡同里卖,大石佛寺胡同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劈材集市。大石佛寺逐渐衰败,而劈材集市日益兴隆,日久天长,这条胡同便被人们称为劈材胡同。

 

现在,多数清史专家倾向于慈禧出生在北京,而且就在离西单不远的辟才胡同。理由有三,其一,慈禧的同父同母的妹妹在慈禧入宫后4年,即咸丰五年也参加选秀。在类似当今的报名单,当时叫排单上明确写着:此女属满洲镶蓝旗,叶赫那拉氏,父亲惠征,住劈柴胡同;其二,慈禧家是满洲镶蓝旗。顺治入关后,京师八旗分城居住,镶蓝旗就住在宣武门以里,阜成门以南,都统衙门在华嘉寺胡同14号。劈材胡同正在这一区域内,且离华嘉寺胡同不远;其三,据慈禧后人说,他们的家谱里有慈禧出生地的记载,是北京柴材胡同。
   

 在辟才胡同拓宽工程中,齐白石故居一度面临拆除。在各界人士的呼吁下,最终被保留了下来。现在的故居在辟才胡同西口,坐西朝东,是一座带跨院的三合院。三间北房是当年老人的画室,因屋前安有铁栅栏,又称铁栅屋。屋檐下悬挂着白石老人亲自篆刻的篆体“白石画屋”横匾。

 

    在辟才胡同还留下了许多名人的足迹。京韵大鼓的创始人之一、曾获“鼓界大王”美誉的刘宝全先生曾在辟才胡同开茶社,胡同里常回荡着他那高亢嘹亮的唱腔。高君宇烈士的恋人、女诗人石评梅曾在辟才胡同内的南丰胡同居住,写下了许多清新动人的诗歌。上海著名表演艺术家焦晃是北京人,住辟才胡同,他常说要回去看看辟才胡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