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背岭穿越香山

标签:
体育健康徒步穿越杂谈 |
分类: 驴行 |
12月的第一个周末,群里发起的活动是从刀背岭穿越到香山,难度不大,有些犹豫,冬季身体主藏,要不要去是个难题,想一想山里新鲜的空气,是对身体的一次吐故纳新,毅然决然地参加了。

下车不动,8点半在车站集合,当天早上的温度是2度左右,等待其他驴友的时候,真是冻的手脚冰凉,远处的山脉就是一会要去穿越的地方。

驴友集结完毕,开始上山,小径已经被前人踩出,树叉子随时割划在身体上,这时候就看出穿登山服的重要性了。抬头看前面的山头,先头部队走的很快,这时候不要着急去追,找准自己的节奏。

已经穿过了一个山头,回首望去,部队阵线拉的很长。

爬山是对时间的一种藐视,一个小时过去,没有任何感觉,城市已经渐行渐远,远远抛在了身后

冬天的大北京这么漂亮,不要只顾埋头赶路,适时的停下来看看周边景色也是对大山的尊重。这个美好的环境会让自己静下来,舒爽轻盈的心绪漫漫把身体充满。



山顶上就是防火道,大家在此午餐,早上煮了小米粥放在保温杯里,吹着山风,踩着雪,喝着热粥,太惬意了。

午餐用毕,开始下山,这片森林全是厚厚的落叶,走在上面,听着脚下的“咔咔”声极为舒适。

这是上周六下的雪,山里温度底,存雪仍然很厚实。

意外的看到了“京西核爆炸视察哨所遗址”,这里也被列为了革命基地。

克勤峪是整个小西山最怪异的名称,其实自辽代史料开始,天泰山以西便称为荐福山。山中有始建于辽代的昊天寺,后改名为隆恩寺,寺东有一山谷,当地人称渴了峪,据传杨家将曾在这里打仗,饥渴难当,战马似解人意,用蹄刨地,一股清泉涌出。后人为纪念杨家将,将这条山沟命名为"渴了峪"。那么,"克勤峪"因何得名呢?说起来令人啼笑皆非。测绘人员向当地人打听这里的地名,当地人告诉测绘人员,这里叫渴了峪。测绘人员按其谐音写成"克勒峪",又由"克勒峪"改为"克勤峪"。一个地人不知所云的"新地名"就这样"诞生"了,最糟糕的是这个命名将小西山的最高"峰"变成了"山谷"也算是真正实现了笔下的沧海桑田了。(此部分来自网络)

下山之路踩着厚雪,雪下有冰,甚滑,此时为中行12点多,太阳晒在身上,光线充足,雾已散去,空气极好。

这时候已经到了香山后山,又路过了“挂甲塔”,上一篇博文有叙述,这次将塔上的照片也拍了下来。

香山后山的防火道不再平缓,大直角,大陡坡比比皆是,相当滴累膝盖。

骑行上山的小帅哥很是艰难,那汗珠子顺着脸往下流淌,拼了老命了,我们都在为他加油。


从山顶回归到人间,心底淤积的焦虑与混浊气息全部化开,山上眼之所见皆是美好,耳边所闻均是天籁。人在草木间,呼吸吞吐都是享受,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地铁一号线坐到苹果园东下车,A1口出,坐电梯上地面,公交车站就在眼前,396公交车半个小时左右到隆恩寺下车,所有驴友在些集合。

下车不动,8点半在车站集合,当天早上的温度是2度左右,等待其他驴友的时候,真是冻的手脚冰凉,远处的山脉就是一会要去穿越的地方。

驴友集结完毕,开始上山,小径已经被前人踩出,树叉子随时割划在身体上,这时候就看出穿登山服的重要性了。抬头看前面的山头,先头部队走的很快,这时候不要着急去追,找准自己的节奏。

已经穿过了一个山头,回首望去,部队阵线拉的很长。

爬山是对时间的一种藐视,一个小时过去,没有任何感觉,城市已经渐行渐远,远远抛在了身后

冬天的大北京这么漂亮,不要只顾埋头赶路,适时的停下来看看周边景色也是对大山的尊重。这个美好的环境会让自己静下来,舒爽轻盈的心绪漫漫把身体充满。
站在上面疯狂摆拍,才不虚此行。

欣赏全景,攀爬刀背岭结束。

过了刀背岭,还有一个更高的山头儿,继续往上攀爬至山顶,当日有雾,雾气漫漫,待到春天山花烂漫时,一定又是另一番美景。

山顶上就是防火道,大家在此午餐,早上煮了小米粥放在保温杯里,吹着山风,踩着雪,喝着热粥,太惬意了。

午餐用毕,开始下山,这片森林全是厚厚的落叶,走在上面,听着脚下的“咔咔”声极为舒适。

这是上周六下的雪,山里温度底,存雪仍然很厚实。

意外的看到了“京西核爆炸视察哨所遗址”,这里也被列为了革命基地。

克勤峪是整个小西山最怪异的名称,其实自辽代史料开始,天泰山以西便称为荐福山。山中有始建于辽代的昊天寺,后改名为隆恩寺,寺东有一山谷,当地人称渴了峪,据传杨家将曾在这里打仗,饥渴难当,战马似解人意,用蹄刨地,一股清泉涌出。后人为纪念杨家将,将这条山沟命名为"渴了峪"。那么,"克勤峪"因何得名呢?说起来令人啼笑皆非。测绘人员向当地人打听这里的地名,当地人告诉测绘人员,这里叫渴了峪。测绘人员按其谐音写成"克勒峪",又由"克勒峪"改为"克勤峪"。一个地人不知所云的"新地名"就这样"诞生"了,最糟糕的是这个命名将小西山的最高"峰"变成了"山谷"也算是真正实现了笔下的沧海桑田了。(此部分来自网络)

下山之路踩着厚雪,雪下有冰,甚滑,此时为中行12点多,太阳晒在身上,光线充足,雾已散去,空气极好。

这时候已经到了香山后山,又路过了“挂甲塔”,上一篇博文有叙述,这次将塔上的照片也拍了下来。

香山后山的防火道不再平缓,大直角,大陡坡比比皆是,相当滴累膝盖。

骑行上山的小帅哥很是艰难,那汗珠子顺着脸往下流淌,拼了老命了,我们都在为他加油。


从山顶回归到人间,心底淤积的焦虑与混浊气息全部化开,山上眼之所见皆是美好,耳边所闻均是天籁。人在草木间,呼吸吞吐都是享受,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就这样吧,待到周末,再来爬之。
前一篇:冬越北京“香八拉”
后一篇:冬日北海公园与护国寺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