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刀背岭穿越香山

(2019-12-10 13:40:43)
标签:

体育

健康

徒步

穿越

杂谈

分类: 驴行
12月的第一个周末,群里发起的活动是从刀背岭穿越到香山,难度不大,有些犹豫,冬季身体主藏,要不要去是个难题,想一想山里新鲜的空气,是对身体的一次吐故纳新,毅然决然地参加了。
地铁一号线坐到苹果园东下车,A1口出,坐电梯上地面,公交车站就在眼前,396公交车半个小时左右到隆恩寺下车,所有驴友在些集合。
刀背岭穿越香山
下车不动,8点半在车站集合,当天早上的温度是2度左右,等待其他驴友的时候,真是冻的手脚冰凉,远处的山脉就是一会要去穿越的地方。
刀背岭穿越香山
驴友集结完毕,开始上山,小径已经被前人踩出,树叉子随时割划在身体上,这时候就看出穿登山服的重要性了。抬头看前面的山头,先头部队走的很快,这时候不要着急去追,找准自己的节奏。
刀背岭穿越香山
已经穿过了一个山头,回首望去,部队阵线拉的很长。
刀背岭穿越香山
爬山是对时间的一种藐视,一个小时过去,没有任何感觉,城市已经渐行渐远,远远抛在了身后
刀背岭穿越香山
冬天的大北京这么漂亮,不要只顾埋头赶路,适时的停下来看看周边景色也是对大山的尊重。这个美好的环境会让自己静下来,舒爽轻盈的心绪漫漫把身体充满。
刀背岭穿越香山
这个攀爬地点就是“刀背岭”,因为貌似刀背而得名,它的左边就是峭壁,右边有小径可以走过去,道路狭窄怪石林立。
刀背岭穿越香山
站在上面疯狂摆拍,才不虚此行。
刀背岭穿越香山

刀背岭穿越香山
 上山容易下山难,拍完照再下来,就能听见“鬼哭狼嚎”了,女士们的胆子在美拍完都变得胆小了起来,壮士们的作用凸显,上面拽着手的,下面捧着脚的,女士们安全落地。
刀背岭穿越香山
欣赏全景,攀爬刀背岭结束。
刀背岭穿越香山
过了刀背岭,还有一个更高的山头儿,继续往上攀爬至山顶,当日有雾,雾气漫漫,待到春天山花烂漫时,一定又是另一番美景。
刀背岭穿越香山
山顶上就是防火道,大家在此午餐,早上煮了小米粥放在保温杯里,吹着山风,踩着雪,喝着热粥,太惬意了。
刀背岭穿越香山
午餐用毕,开始下山,这片森林全是厚厚的落叶,走在上面,听着脚下的“咔咔”声极为舒适。
刀背岭穿越香山
这是上周六下的雪,山里温度底,存雪仍然很厚实。
刀背岭穿越香山
意外的看到了“京西核爆炸视察哨所遗址”,这里也被列为了革命基地。
刀背岭穿越香山
旁边是一个废旧的建筑,里面是个废弃的哨所。
刀背岭穿越香山
我们站在“荐福山克勤峪峰”上,这个地方又称尖儿山、尖儿峰、大尖山,海拔797米,为小西山最高峰。
刀背岭穿越香山
峰顶附近有门头沟,石景山、海淀三区界碑。峰顶东侧有防火瞭望哨,俗称新望京楼、西望京楼,海拔730米,为防火道最高点。
刀背岭穿越香山
克勤峪是整个小西山最怪异的名称,其实自辽代史料开始,天泰山以西便称为荐福山。山中有始建于辽代的昊天寺,后改名为隆恩寺,寺东有一山谷,当地人称渴了峪,据传杨家将曾在这里打仗,饥渴难当,战马似解人意,用蹄刨地,一股清泉涌出。后人为纪念杨家将,将这条山沟命名为"渴了峪"。那么,"克勤峪"因何得名呢?说起来令人啼笑皆非。测绘人员向当地人打听这里的地名,当地人告诉测绘人员,这里叫渴了峪。测绘人员按其谐音写成"克勒峪",又由"克勒峪"改为"克勤峪"。一个地人不知所云的"新地名"就这样"诞生"了,最糟糕的是这个命名将小西山的最高"峰"变成了"山谷"也算是真正实现了笔下的沧海桑田了。(此部分来自网络)
刀背岭穿越香山
下山之路踩着厚雪,雪下有冰,甚滑,此时为中行12点多,太阳晒在身上,光线充足,雾已散去,空气极好。
刀背岭穿越香山
这时候已经到了香山后山,又路过了“挂甲塔”,上一篇博文有叙述,这次将塔上的照片也拍了下来。
刀背岭穿越香山
香山后山的防火道不再平缓,大直角,大陡坡比比皆是,相当滴累膝盖。
刀背岭穿越香山
骑行上山的小帅哥很是艰难,那汗珠子顺着脸往下流淌,拼了老命了,我们都在为他加油。
刀背岭穿越香山

刀背岭穿越香山
从山顶回归到人间,心底淤积的焦虑与混浊气息全部化开,山上眼之所见皆是美好,耳边所闻均是天籁。人在草木间,呼吸吞吐都是享受,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就这样吧,待到周末,再来爬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