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唐朝老五
唐朝老五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240
  • 关注人气:1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子弹飞》杀人诛心的好电影!

(2010-12-29 09:55:58)
标签:

让子弹飞

葛尤

黄四郎

姜文

鹅城

大笑江湖

非诚勿扰2

唐官义

唐朝老五

娱乐

分类: 原创文章

《让子弹飞》杀人诛心的好电影!

文/唐朝老五

《让子弹飞》杀人诛心的好电影!


这部电影,我是看了两遍之后才写的影评。

文章标题借用《让子弹飞》中汤师爷的一句话“杀人诛心”来形容这部电影,怕有些读者理解不了,我在此一并做个说明:电影中汤师爷的 “杀人诛心”原本意思应该是指杀了人,失去了人心,按理解是要分开念才比较合适的,即“杀人,诛心”。我引用“杀人诛心”来形容这部电影,却恰恰与汤师爷用意相反,正好是因为该片确实很诚实的反应了当今社会之各种丑恶现象,一句话:演到群众心底里去了。

同期上映的几部贺岁电影中,网络上的评价唯有这部最得民心,虽然论制作比不上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论炒作比不上赵本山的《大笑江湖》,但姜文的这部作品确实受到了大家的追捧,也有人说电影中血腥暴力片段太多,乃至被央视新闻点名批评,但试问如今有哪部电影中不来点刀光剑影?又有哪部电影中没有扒过姑娘衣服的?到底是导演的媚俗还是群众心底的渴望?扯远了,今天咱暂且不提这层,电影审核是国家公务员干的活,至于少儿不宜就需要家长多加操心了,咱今天评的就是这个电影它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还是站在一个广告人的角度,卖弄下所谓的“洞察”工夫,我分析了一下,有如下几点供大家参考,不同意见还欢迎提出讨论。

 

一、快节奏

我一直觉得,拍电影其实也属于营销策划的范畴,导演跟我们广告人就是同行。不管你同意不同意,二者之间有着十分雷同的诉求:你比如说电影要有一个核心价值,得到观众的认可;影片中要有一些亮点,吸引观众眼球;画面及情节表演要精美动人,才能让观众过目不忘等等,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让子弹飞》这部电影,其实没有很壮观的场景,更没有感人的故事情节,但与同期几部影片相比,其言简意赅的台词,诙谐幽默的表现手法,最重要是其快节奏的电影节拍,丝丝入扣,吻合了现代观众的口味。

我们来分析下,如今肯掏钱进影院看电影的消费者属于哪类人群:学生?白领? 那么地域呢:国家一、二线城市是主流。这些人的生活与工作有些什么明显的特征?我想应该就是快节奏了,有人说网络的出现加速了人群的隔离,我则认为是社会的发展加速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这不是个体消费者能改变的,这是社会发展格局,所以我们看到现在很多快消品,快时尚品牌大受欢迎,不是人们浮躁,是这个年代节奏太快了。而《让子弹飞》中电影片段的剪辑却恰恰迎合了大家这种需求,所以它成功了,因为大家感觉看起来很痛快,没有浪费时间,当然这不是该片火暴的全部因素,接下来两点也很重要。

 

二、冷幽默

提到这个冷幽默,我们很多人都会把目光投向影片中的汤师爷扮演者葛尤,但恰恰相反的是,我觉得这场戏中表现最好的演员当属胡万的扮演者陈坤,哈哈,这小子演技可谓一日千里啊。特别是在胡万受命扮演麻匪前去刺杀县长后被捉的那段戏,张麻子问胡万,到底是土匪派他来的还是黄四郎派他来的,胡万转悠的眼神确实表演到位。

片中的幽默桥段肯定不止这一处,姜文的戏份也比较到位,虽然这里面就一个葛尤是经常出演幽默电影的老手,但导演巧妙的安排,把每个人露面的镜头合理的缩短和剪辑,造就了人人都幽默的错觉,这一招你敢说不绝吗?事实上,现如今的观众对幽默的理解也早已有了不同的定义,那些平时表演做作,不切实际的幽默表演并不能激起观众的兴趣,且不值得回味,你比如说赵本山的《大笑江湖》表演得就有些过了。

 

三、超现实

上文第一点中提及电影也应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我想《让子弹飞》的核心价值应该就是它的超现实意义了。这一点我也是看第二遍的时候才摸透,如果条件允许我建议大家不妨都试试,感受完全不一样,第一遍我笑了,第二遍我深思了。

因为电影中很多情节和对话与我们现在的社会何其相似。你比如说张麻子最后返回鹅城与黄四郎斗智那段戏就演的非常现实,张麻子对鹅城百姓的心态非常了解,所以才能熟练加以运用,最终胜了黄四郎。感触很深的是,张麻子在大街上撒银子,百姓晚上都捡回家了,说明爱财是人性的弱点;第二晚撒武器,大家也捡了,但就是不敢跟张麻子去打黄四郎,因为怕。运用最简单的“羊群效应”来分析,百姓就是羊群,有个领头的就跟着跑,但张麻子这只领头羊来引导大家,都不敢动,为什么呢?因为还黄四郎这头狼,欺压百姓多年,羊是很怕狼的。随后张麻子抓住了黄四郎替身,消除了大家心中的恐惧,百姓一涌而上,热情不比当年打土豪分田地低啊,这就是姜文对中国人性的洞察,相当了得。

 

一部电影尚且懂得运用如此多的手法来赢取观众的心,我们这些广告人、营销人是否应该值得深思呢?从《让子弹飞》这部电影中,你又看透了些什么?明白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呢?“杀人诛心”是营销的最高境界,高,的确是高!

 

2010年12月28号深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