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佳节,
首先祝大家节日快乐!
昨天发布了南矶湿地水雉飞行篇,今天接着给各位老师和朋友们分享南矶湿地水雉生境版;水雉(学名Hydrophasianuschirurgus),是水雉科水雉属的一种。多栖息于菱角田间,俗称菱角鸟,在繁殖期金黄褐白羽色和长长尾羽,水上盈盈、姿态翩翩又有“凌波仙子”美称。这种水鸟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极高,目前已属于濒危鸟种,在我国的数量已非常稀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17.

18.

19.

描述:体型略大(33厘米)、尾特长的深褐色及白色水雉。飞行时白色翼明显。非繁殖羽头顶、背及胸上横斑灰褐色;颏、前颈、眉、喉及腹部白色;两翼近白。黑色的贯眼纹下延至颈侧,下枕部金黄色。初级飞羽羽尖特长,形状奇特。虹膜-黄色;嘴-黄色/灰蓝脚-棕灰/偏蓝(繁殖期)。是一种夏候鸟,大脚趾、大过身。而体重不到半斤,因此可以稳稳地轻步行走在荷花、菱角、芡实等浮叶植物上,被不少鸟类专家称为淡水湿地上姿态最优美的鸟,有着“凌波仙子”、“水中凤凰”等美名。
叫声:告警时发出响亮的鼻音喵喵声。
分布状况:以往为常见的季候鸟。现因缺少宁静的栖息生境已相当罕见。繁殖于中国北纬32°以南包括台湾、海南岛及西藏东南部的所有地区。部分鸟在台湾及海南越冬。
习性:常在小型池塘及湖泊的浮游植物如睡莲及荷花等浮叶植物上,挑挑拣拣地找食,间或短距离跃飞到新的取食点。
迁徙:留鸟和夏候鸟。云南和南部沿海、香港、台湾为留鸟,较北地区为夏候鸟,春季于3月末至4月上旬迁到北部繁殖地,秋季于9月末至10月上旬迁离繁殖地。
生境:栖息于富有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的淡水湖泊、池塘和沼泽地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