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利用周末自驾到云居山休闲旅游,并参拜了山上的云居寺等寺庙。云居山以真如禅寺所在的莲花城为中心,佐以四周的南阳寺、云门寺、圆通寺、瑶田寺、云门寺、上方阉和祗树堂寺等为外围,并保存有近百座古墓塔、多处摩岩石刻和唐代铜佛、康熙千僧锅、白玉佛等文物。以佛教文化的“清、静、幽、雅”为特色,千百年来,云居山以其山势雄峻、环境优美、景色旖旎,香火鼎盛,高僧辈出,禅风浩然。在“春游拜访禅风鼎盛的永修云居寺(上)”和“春游拜访禅风鼎盛的永修云居寺(中)”两篇里主要介绍了云居山真如禅寺,本篇着重向大家介绍云居山的其它寺院。
1. 云居山虚公塔院:

虚公塔院:位于赵州关外东南侧150米处,即海会塔塔院南端的塔坪顶,距真如寺常住约1公里。,内建虚云老和尚舍利塔。塔为全花岗岩石体建筑,分上下两层,上层为虚云舍利安放处,下层密室则为安放佛教界高僧骨灰的殿堂。
2.
虚云禅师:字德清,别号幻游。父亲萧玉堂公宦游福建,在永春州衙任幕僚,后来受聘入泉州府幕。在现代佛教史上,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15个道场,重兴6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5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唯有禅宗泰斗之誉的虚云。虚云禅师幼时,从师读儒书,17岁离湘至闽,19岁至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拜常开为师。次年依妙莲(1844-1907)受戒。
清光绪十八年(1892)受临济宗衣钵于妙莲和尚,受曹洞宗衣钵于耀成和尚。出家后勤修苦行。27岁离鼓山,先后在江浙名山大刹参访耆宿,研习经教,参究禅宗。此后又参访陕西终南山、四川峨眉山、拉萨三大寺,并由西藏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缅甸等国,朝礼佛迹。由缅甸回国,朝拜云南鸡足山,经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礼安徽九华山,再至扬州高旻寺参加禅七法会,在赤山法忍和尚处获悟。
光绪二十七年(1901)至终南山结茅潜修两年。后至鸡足山主持钵盂庵,自往南洋等地募缘建寺,至宣统元年(1909)自北京请得《龙藏》全部回鸡足山,敕改钵盂庵为护国祝圣寺。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出现逐僧毁寺风潮。滇军师长亲自督军上山捉拿虚云,虚云只身与其讲理,被折服而一改初衷支持虚云。民国七年(1918),虚云自南洋请玉佛回祝圣寺,并重建庙宇。此后,应滇、粤、闽军政大员之请,曾移锡昆明华亭寺,住持鼓山,重兴曹溪六祖道场南华寺。民国三十一年冬赴重庆主持护国息灾大悲法会,历时3个多月。民国三十二年冬,规划重兴粤北云门山大觉寺。
1952年4月虚云离云门北上,11月在北京出席中国佛教协会发起人会议,并被推为首席发起人。1953年6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成立,虚云被选举为名誉会长。是年,虚云被聘为全国政协委员。1959年10月13日,虚云法师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圆寂。虚云禅师寿命高达120岁,是当时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正如他生前题写的一样“历经折磨,九死而不死;
尘阅世变,有生而无生。”他临终的口授遗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此后这里的和尚剃度时都要吟诵这十个字,这是大师留给后人的座右铭。纪念堂里有虚云大师的法相,其中一帧是大师园寂前三个月所摄。头发胡须长而白,低眼垂眉呈思索状,面孔慈善。仰望法相,心中陡生敬意,一个如此瘦小灰暗的老人形象在我心中却无限高大明亮起来。
3.
“虚云禅师塔院”始建年代:塔始建于公元1959年冬月。修复年代:文革中塔遭毁损,而于1982年秋重建。
4.
碑石镌字:
- 塔身上正面青石碑镌有横排楷体字“潙仰宗第八世祖”,竖列为“上虚下云老和尚舍利塔”;东西二面碑镌有“陈荣昌氏撰于民国十一年岁次壬辰《尼妙净留偈记》”全文;背面一碑镌有竖列楷体字“佛历三千零八年岁次壬辰弟子四众同建”、“公元一九八二年建塔工人福建美林工程队”;四面碑龛边柱有竖列对联,其中正面为“虚空悬宝月,云海现金身”。
- 塔亭正面悬挂竖式门额,正中有竖列镏金阳雕字为赵朴初敬书的“虚云禅师塔院”;亭墙木门两侧的四根石柱,分别镌有“人空法空过宇宙无穷国土,心净土净大地莫非道场”及“来此瞻礼虚云塔就将谁见,去若参谒祖师殿莫错认无”等两幅楹联。
- 塔院门入口,正中上方黑石碑横排镌有镏金阳雕字“虚公塔院”,两侧门柱镌有“鼓山兴学南华弘律乘愿再来了往事,鸡足安禅云居摄众所作已办入涅槃”楹联一对。
5.
二十集电视连续剧:《百年虚云》
片头主题曲——《虚云赞》
滚滚红尘一盏灯,茫茫人海一禅僧;
千载难逢一泰斗,万事随缘一本经;
四朝五帝一程路,九磨十难一柱擎;
百年虚云一台戏,一声钟鼓一片情。
片尾曲——虚云长老《辞世诗》
少小离尘别故乡,天涯云水路茫茫。
百年岁月垂垂老,几度沧桑得得忘。
但教群迷登觉岸,敢辞微命入炉汤。
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
6.
7.
8. 云居山观音古寺:正在进行修缮,故没能进去拜访。
9. 云居山观音古寺旁边就是圆通寺
10.
11. 圆通宝塔
12.
13.
14.
15.
15 圆通宝塔路口路边还有一个土地庙
16. 云居山南阳古寺
17.
18.
19.
20.
21.
22.
23. 云居山南阳古寺路边的“安乐神庙"
24.
25.
26.

27.
回望佛光普照的永修云居山

“天上云居,人间仙境”的石刻就是对云居山的最好写照。从寺庙出来,登车下山,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从佛家天地回到了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另一片天地,这里有爱,但也充斥着浮燥、虚伪、贪婪、逐利、猜忌、颓废和骄横等等不良的习气。虚云大师的十字真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不仅是和尚的座右铭,也是我们每一个世俗人应该牢记的格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