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在共青城拜访胡耀邦陵园时,在园区的樱花林中观赏樱花时,突然一只仅有拇指大小的小鸟不期而至,非常漂亮的纤弱小鸟,前后也就看到这么一只,它在樱花的枝头花卉食蜜,还会空中悬飞在花枝头,当时误认为是花蜜鸟或蜂鸟,因为以前没有观赏拍摄过,所以赶紧掉转镜头一阵点射,不到两分种它就飞走了,再也寻找不到。回来整理后通过查找野外鸟类手册并在鸟网上征询后,才知道这是叉尾太阳鸟雌鸟:
1.
别看它小,本领可大,可以空中悬停

2. 弯月般的尖嘴,是吸食花蜜的利器

3. 天天泡在花丛中,过着甜蜜的生活

4.
转体运动,倒挂金钟,头上的花蜜,照吸入尖嘴

5. 再翻转起来,前面还有新鲜的花蜜

6.

7. 好象有情况,探头看看

8. 我在高处,能把我怎样,哼哼

9. 做个转体动作给你瞧瞧

叉尾太阳鸟(学名:Aethopyga
christinae)体小而纤弱的太阳鸟。这是一种非常小型的雀形目鸟(主要的活动范围是中国的南方包括海南岛及越南),它的颜色非常漂亮。叉尾太阳鸟经常被误认为是蜂鸟,原因是经常有人看到它飞到刺桐花的枝头食蜜,而且还有空中悬飞在花枝头的本领。据中国资料记载,在中国的历史上,“太阳鸟”北方叫“凤”,南方叫“朱雀”,而有关太阳鸟的传说年代久远,其中“羿射九日”的神话,说明我国上古时代先民就对太阳有着神的崇拜,数千年来太阳鸟一直是华夏人民心中的瑞鸟,象征吉祥。
叉尾太阳鸟的身体连尾巴的长度只有10厘米左右,顶冠及颈背金属绿色,上体橄榄色或近黑,腰黄。尾上覆羽及中央尾羽闪辉金属绿色,中央两尾羽有尖细的延长,外侧尾羽黑色而端白。头侧黑色而具闪辉绿色的髭纹和绛紫色的喉斑。下体余部污橄榄白色。指名亚种两翼较黑。虹膜是褐色;嘴是黑色;脚是黑色。雄鸟头顶和颈背为绿色,头侧为黑绿色的鱼鳞般发亮的斑纹,喉部如同西部牛仔围了一块绛红色的大方巾,背部为发黑的橄榄色,腰部发黄,喙和脚都是黑色的,尾羽为绿色,同时中央的两根尾羽很像燕子,所以也有人称之为燕尾太阳鸟。雌鸟体型更小,且颜色没有雄鸟那么鲜艳,上体橄榄色,下体浅绿黄色。
多见于中山、低山丘陵地带的山沟、山溪旁和山坡阔叶林、也见于村寨附近的树丛中以及或活动在热带雨林和油茶林。栖于森林及有林地区甚至城镇,常光顾开花的矮丛及树木,以花蜜为食。偶尔也会悬停在空中吸取花蜜,故常被戏称为:中国蜂鸟。
谢谢浏览,请多指导!
加载中,请稍候......